沪企改革火爆,“扛旗”的终于来了?

沪企改革火爆,“扛旗”的终于来了?
2016年08月03日 08:39 留胡子的蜀黍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将上海国企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

我们十分纳闷,在上一波“赚指数却赚不到钱”的“吃饭行情”里,高层一直力推国企改革,可谓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断,但谁知A股依然热点散乱,市场迟迟找不到主线。自7月27日暴跌以来,市场哀鸿遍野,但沪企改革却成为了近几日“耀眼的明星”。

难道沪企改革又要掀起新一轮的行情?我们表示怀疑。

沪企改革为何火爆?

先看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上海国企改革概念的火爆。

早在7月中下旬,政策风向就一直朝着上海吹。例如7月中旬北京市代表团赴上海考察访问,7月下旬人民日报又高规格刊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讲话,以及首个上海国企ETF也顺势发行。

而8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上海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分类改革》,直接点燃了二级市场。这似乎让我们再次确认了脑海中一个可能的设想:中国历史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将由上海担当起龙头与标杆的重任,改革、转型之前路将系于上海一身。研判全局大势,首先盯住上海! 

我还注意到,自7月27日市场大跌以来,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成为市场上最亮眼的明星。上海国资实际控制的60家上市公司7月27日以来平均上涨0.4%,涨幅超过同期各大指数。其中,开创国际涨幅最大,7月27日以来涨幅达到了20.41%;此外,申达股份、上工申贝、强生控股、耀皮玻璃等多只个股涨幅均超过10%。

实际上,沪企改革异军突起的逻辑比较好理解。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步:

1、首先监管层通过干预中小创的爆炒,浇灭中小创的炒作热情;

2、接下来场内资金需要另谋出路,一部分资金撤离股市,另一部分资金为了避免与“监管政策”作对,只能往价值蓝筹跑;

3、然后,由于蓝筹标的较多,题材散乱,因此市场一有消息面上的利好吹风,资金自然而然的向相应标的聚集;

4、最后,人民日报《上海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分类改革》的这篇文章,算是清淡行情中的一点火光,帮助找不到逻辑,找不到行情新起点的资金,寻得了“避风港”。

沪企改革有望成为行情新起点?

既然沪企改革上涨的逻辑已经做过分析,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沪企改革能持续“扛旗”吗,甚至带领大盘进入新一轮行情吗?

就沪企改革本身,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上面已经交代过逻辑,很显然沪企改革更多的是消息面刺激导致的,这就意味着不少游资参与其中,所以我们需要观察沪企改革会不会成为炒创业板那样,“妖气”太重、暴涨暴跌。从近期沪企改革单个标的来看,有很多票连阴两天。最近的行情是,有资金做的概念标的普遍“涨一天、跌一两天”轮着来,所以2日上海国企概念整体跟随创业板,有反手拉抬动力。如果沪企改革未来真的被炒成了创业板,介于沪指就这么点量,要指望它连续创新高显然不现实。

第二,须知监管层最近“管的严”,经常股票一旦上涨,就会发出问询函。而沪企改革如果连板,监管层会不会有所应对呢?目前来看,“国企做强”的确是政策重心之一,不能说监管层没有丝毫的“维护之心”。但是,须知除了“国企做强”之外,政策的另一重心是“脱虚入实”。而“脱虚入实”对于股市而言,意味着进一步的强监管、去杠杆、压制金融创新,这将对股市造成全面的压制。因此,就算沪企改革有不俗表现,甚至带一波节奏,但是整体市场依然受制于强监管,仅靠单一热点的带动,行情也撑不破强监管的“牢笼”。

第三,如果从大盘整体考虑,单一热点带动行情逆转的可能性并不大。场内资金要么就先出来观望,要么就进暂时没被监管波及的地方(比如蓝筹股)待着。另外,蓝筹股的群体特征是体量大,弹性差,撬动其上涨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下半年增量资金大规模进场都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很难说蓝筹股整体上能拥有很大的空间。

综上,我们认为,虽然沪企改革是清淡行情中的“一股暖流”,但是其成为行情新起点还言之尚早。沪企改革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那些遭受监管“驱赶”的资金,在遇到利好之后的抱团取暖,而相应标的大概率是游资在参与。在赌性极强的A股市场,游资偏爱短炒,尤其是这种地量背景下的大涨,不能过多指望沪企改革有多好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说“国企做强”是政策方针没错,但是“脱虚入实”同样也是,“脱虚入实”意味着强监管会一直持续,这是压制整体行情的最重要因素。在强监管的大背景下,资金活跃度被冻结,仅靠沪企改革带节奏,大盘难言走出像样的行情。而沪企改革多以蓝筹为主,要撬动蓝筹就离不开增量资金,存量博弈下,蓝筹难以翻起大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