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万科都搞互联网金融了,这意味着什么?

连万科都搞互联网金融了,这意味着什么?
2016年08月25日 08:13 留胡子的蜀黍

昨天(8月24日),在中国P2P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历时近8个月,网络借贷监管细则终于尘埃落定。

其二,P2P企业鹏金所又宣布获得万科入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第一件事影响深远,在“13条红线”和借款上限的要求下,现存2400多家P2P面临大洗牌,其中不少不得不“走转改”:“走”——自知无法符合最新监管要求,清盘停业;“转”——转变主要业务成私募,积极拿牌照;“改”——在监管要求下整改业务和产品,努力合规。

第二件事,则表明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实体经济利润薄入刀片的今天,全民办金融这个夸张的说法,再次得到加强和印证。万科为了成为鹏金所的第一大股东,付出了3亿元。

万科为什么入股鹏金所

国内地产巨头布局金融业务已经屡见不鲜,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已经遍地开花,相对来说万科在这方面显得非常节制、低调,不仅没有染指互金,在传统金融领域也鲜有布局。这与恒大、万达等公司大举入股保险、银行、支付等金融机构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8月24日,万科完成了对互金企业鹏金所的入股,似乎开始走上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增长的路子。在此之前,相对于恒大、绿地、万达等同等级别的同行,万科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几乎为零。此次入股鹏金所,应当是万科发力金融业务的开始。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做互联网金融是扩大营收与利润来源的途径,同行们、大企业们都在积极布局,万科已经晚了一步,此刻或许认识到了互金的价值;

第二,万科与鹏金所可以产生一定的业务协同。万科致力于打造“城市配套服务运营商”,围绕该战略已经开始在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教育等方面进行布局,社区金融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鹏金所可以成为发展社区金融的抓手,为万科的业主提供理财服务。另外,万科上下游的建筑商、材料商、销售机构等也可以通过鹏金所平台进行融资。

第三,鹏金所股东都是深圳企业,鹏金所也主要为这些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万科对于这些相关方可能知根知底,投资鹏金所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一些。公开资料显示,鹏金所成立于2014年6月16日,注册地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资本为5.2778亿元,股东包括深圳市高新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源迪科、沃尔核材、科陆电子、海能达、兴森科技等2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企业

第四,P2P政策环境趋于明朗,作为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发布,虽然有很多业务限制,但终究表明政府已经认可了P2P模式。此时政策风险已经很小,万科凭借资金优势以及庞大的产业链进入P2P,还是很有希望做出一番业绩。

全民办金融已是大势所趋?

最近,做实业的优秀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只有万科,还包括恒大收购集付通获得支付牌照,美的集团也完成对深圳神州通付的收购,曲线获得支付牌照。美的获得这张牌照也花了大约3亿元,而恒大收购这个支付牌照据传花了5.7亿。

恒大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不仅仅是支付,还包括人寿和P2P(恒大金服)等等。而美的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就更早了,2002年,美的投资2000万元占股20%,与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及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筹建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美的成为顺德农商银行的发起人之一;后一年,美的投入5亿注册资本开设佛山首家财务公司。2013年美的集团即进行了民营银行的申办工作。至此,美的集团的金融触角涉及2家公募基金、6家商业银行、1家券商。有媒体按照持股比例测算,美的控制的金融资产已超过1800亿元

不想再多举例了,可以这样说,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都在办金融,要么申请牌照,要么搭建平台,要么已经在变现做金融业务了。

资本何以对金融如此痴迷?资本是逐利的,金融业的利润是看得见的。最近几年做企业的的口头禅是,“我们都是给银行打工的”。在民营企业大多经营惨淡,国有企业利润下滑,有些甚至亏损的形势下,今年前半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尽管是下滑的,但是利润还是在增加,这才是目前资本追逐金融也的最核心的原因

刚刚发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招行上半年净利润仍保持稳步增长,达352.31亿元,同比增长6.8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9.07%,较上年提升1.98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净利润122.92亿元、同比增长6.10%。浦发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7.70亿元,同比增长11.99%。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能有如此增长的行业可谓凤毛麟角。

众所周知,银行业是经营资金生意的,赚取的是存贷款利差,盈利的前提是银行必须吃掉自己在贷款中的不良。因此民营资本应重视银行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的风险管理。

银行业经营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比赛”的道理就在于,贷款发放后利润当期增加,但风险可能要在3年后才得以体现,不良贷款可能会5年后才得以增加,甚至7年之后才会形成损失。

这种利润与风险的错配,往往使盲目逐利的资本只看到利润而忽视了风险。因此民营资本在一窝蜂“买买买”入金融牌照时,不要仅看到短期内可以分羹银行业的“炼金术”,也要看到长期要承担的金融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监管层对此持何种态度?全民办金融,符合“脱虚入实”的政策导向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