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 要
产业扶贫过程中,经常出现贫困户对无偿捐赠发放的禽畜私自出售甚至杀食享用等现象,导致扶贫效果不佳。四川省南江县探索出的“借羊还羊”产业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是一种“授渔”的可持续扶贫模式。“借羊还羊”是指由当地扶贫企业(中国工商银行驻四川省南江县定点扶贫工作组)出资购买优质能繁母羊,并“借”给村里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饲养,养殖收益归贫困群众所有,养殖两年后贫困户再将所借黄羊“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借”给其他贫困群众饲养,滚动发展;此外,倡导项目村引进专业养殖大户集中“托管代养”,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入股分红。南江黄羊养殖产业扶贫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南江黄羊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易于推广,各地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开展“借畜还畜”项目,或者通过发展产业大户统一代种代养,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二、背 景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各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中,往往面临管理难、经营难、产业化程度较低等困难。四川省南江县的南江黄羊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滋补功效明显,被誉为“亚洲第一羊”,当地曾通过给贫困户发放黄羊、鼓励其发展养殖业的方式帮助其增收脱贫,然而部分群众对无偿发放的黄羊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出现了杀羊吃肉或私自出售的现象,导致扶贫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四川省南江县定点扶贫工作组创造性地将“发羊”改为“借羊”,探索出了“借羊还羊”的产业扶贫模式。将黄羊“借”给贫困户养殖,仅仅是使用权的转移,这便借出了两年后“还”的责任与压力,扭转了群众依赖无偿捐助的观念,从而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保障了良好的产业扶贫效益。
三、项 目 实 施
该项目由当地扶贫企业(中国工商银行驻四川省南江县定点扶贫工作组)主导,并与地方政府合作监管,对养殖户设定严格的申请条件,并为其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此外,制定了专门的养殖企业(北牧集团)依照羊只质量标准提供优质母羊,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为羊只购买保险,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多主体参与,共同发力,从而保障了“借羊还羊”的产业扶贫项目获得良好收益。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整合资源,多个参与主体提供多种资源,确保项目可以顺利实施。该项目由北牧集团统一向各乡镇提供经过免疫的优质能繁母羊,并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一起为黄羊办理保险,最大限度降低黄羊意外损失。项目正式实施后,由当地扶贫企业与地方政府全程监管与负责,理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项目出现的问题。
由中国工商银行捐赠的扶贫羊投放现场
2. 建立贫困人口的准入、筛选机制。明确养殖户申请条件、设定羊只质量和投放标准。养殖户的申请条件有三项,一是具有养殖黄羊的意愿,且诚实勤劳,无不良诚信记录;二是拥有或租赁一定面积的草山草坡和人工种草土地;三是家中建有按能繁母羊每只最低1.8平方米的圈舍。
贫困群众在山区放牧南江黄羊
3. 建立企业参与的质量控制机制。对企业帮扶贫困户时提供的羊、羊圈、技术服务进行质量监控。例如,羊只质量要求是年龄在3岁以内,健康无病,产地检疫合格,母羊达到南江黄羊三级以上标准,均重达到30kg以上,公羊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均重达到35kg以上。羊只投放要求也十分严格,投放前养殖户须将圈舍打扫干净,并用生石灰或地灰进行消毒后,在当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监督下再用专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4. 改变传统的“发羊”模式,采用“借羊”的模式,对贫困人口的行为进行约束。项目最初由工商银行出资在当地黄羊养殖龙头企业购买优质能繁母羊,经贫困户申请、村两委审批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由村集体与贫困群众签订“借羊还羊”协议,将黄羊“借”给村里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群众饲养,养殖收益归贫困群众所有,养殖两年后贫困群众再将所借黄羊“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借”给其他贫困群众饲养,滚动发展。
贫困群众“借”到南江黄羊
为了提高扶贫项目的贫困户覆盖面,当地还同时探索了“托管代养”的产业扶贫模式。对于没有养殖能力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以及愿意托管代养的贫困户,可以将能繁母羊由大户集中养殖,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
所有项目增值产生的黄羊出栏后,均由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按照市场价优先回购
5. 项目组为贫困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并为羊只购买保险,免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整个饲养过程由项目村负责,乡镇负责安排专门农技人员作日常技术指导,县农业局和北牧集团负责定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养殖技术培训,并适时回访养殖情况,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若发现项目羊只死亡率高于预期或非正常死亡,由乡镇组织项目村根据协议及时调整养殖户。所有捐赠羊只由当地保险机构承保,贫困群众养殖过程中黄羊意外死亡的保险收益归养殖户所有。
四、成 效
南江黄羊养殖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让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第一,贫困户通过养殖黄羊,增收可观。根据市场行情,除去饲料、人工、种羊养殖成本,平均每只出栏肉羊可收入875元(129.77美元),种母羊美元1500元(223.32),种公羊3000元(446.43美元)。2016年以来,截至目前,项目组先后发放南江黄羊4048只,帮助南江县193户689名贫困群众通过“借羊还羊”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贫困户户均每年增加纯收入1871元(277.49美元),帮助南江县21个村897户3356名贫困群众通过“托管代养”方式脱贫增收,贫困户户均每年增收623.7元(92.51美元),与此同时,代养大户增收,促进了地方黄羊产业整体发展。
第二,“借羊还羊”的产业扶贫模式以“借”的方式扭转了群众依赖无偿捐助的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还”的压力提升了贫困户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为贫困户加快脱贫不返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托管代养”的方式,贫困户和入股的其他村民以山林等生产资料入股获得分红收入,养殖风险由代养大户承担,进一步破解了贫困群众缺乏养殖技术和资金的难题,助推了南江黄羊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以点带面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五、经 验 与 启 示
南江黄羊养殖产业扶贫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了长效脱贫产业。此外,该模式易复制,目前已在多个贫困地区实施类似的产业扶贫实践。其成功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借羊还羊”模式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羊需要还”一定程度上对贫困人口产生了约束力,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输血”式扶贫方式,通过“输血+造血”推动了贫困人口自己发展养殖业。这种扶贫模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也带动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第二,“托管代养”模式发展壮大了一大批养殖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南江黄羊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项目实施后,南江县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化养殖圈舍,由南江黄羊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了南江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建成了南江黄羊交易中心,南江黄羊产业基础持续壮大,推动了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和品牌。
第三,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易于推广。其它地区可借鉴该模式,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开展“借畜还畜”项目,或者通过发展产业大户统一代种代养,助力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奔康,同时也将特色产业发展得更加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南江黄羊养殖示范基地
注:本文摘选自“南南合作减贫案例库”,本案例由中国工商银行驻四川省南江县定点扶贫工作组提交,入选“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http://south.iprcc.org/#/casestudies/caseDetailsid=377&fid=230)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