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论文荟萃 · 去产能、生产率与中国式“僵尸企业”复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论文荟萃 · 去产能、生产率与中国式“僵尸企业”复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2022年11月19日 10:31 中国经济学人

简介

     余典范,孙好雨,许锐翔

发表于《财经研究》2020年第7期,原文18千字

长摘要

    处置“僵尸企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其处置的方式和途径不仅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重要内容。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僵尸企业”的处置也提出了“兼并重组改造一批、加强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的指导思想,并非一刀切地破产清算。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对“僵尸企业”“去伪存真”,通过提质增效、完善制度环境促进有复活潜力的“僵尸企业”走出困境,是对当前“僵尸企业”学术研究与处置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本文考虑了兼具政府补贴和信贷补贴的“中国式僵尸企业”的特征,发现“中国式僵尸企业”具有分布广、比重高、杠杆高、生产率低的特征。采用最为严格的“僵尸企业”复活判定标准后,发现平均每年超过20%的“僵尸企业”实现了复活,这意味着如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其实现标本兼治,这些企业是能够焕发新活力的。本文研究发现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固定资产清理和人员精简等去产能措施是目前“僵尸企业”治理的牛鼻子,能显著促进“僵尸企业”的复活。此外,制度环境的改善以及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对推动“僵尸企业”复活都有着积极的效应。

    结论的政策启示:首先,大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标准,提高落后产能的生产环保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用市场无形之手,让“僵尸企业”难以为继、让落后产能无利可图。其次,降本增效是推动“僵尸企业”复活的重要内在机制。将降低“僵尸企业”的制度性成本与企业自身的降本增效相结合。第三,要建立防范“僵尸企业”死灰复燃的长效机制,最根本是要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进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转变。

    文章的主要贡献:第一,本文在“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上结合了两种最广为接受的CHK法和过度借贷法,同时涵盖了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支持这两个中国特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僵尸企业”在当年及此后该企业存续的所有年份均恢复为正常企业判定“复活”,通过尽可能地“去伪存真”使“僵尸企业”的识别与复活判定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更具有稳健性。第二,现有文献关注的重点在“僵尸企业”的识别、产生原因及危害,本文从企业结构性调整的自身行为和外部的制度环境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僵尸企业”有效复活,深入探讨了生产率这一重要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僵尸企业”这类企业与正常企业差异化的特点,为我国“僵尸企业”的出清提供更具有参考的依据。

资料来源

《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