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8)城南唱和天心阁

#天心阁#(8)城南唱和天心阁
2024年10月24日 10:00 陈先枢

#天心阁#(8)城南唱和天心阁

在2012年文物出版社《天心阁》基础上修订增补

城南唱和天心阁

天心阁上应“长沙星”,故古城长沙又有“星沙”之雅称。星沙民众,无论文人学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岀游、踏青、览胜、雅集的极高兴致,从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岀”,宋张祁《渡湘江》诗“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等古人诗句可得到印证。

杜甫诗云:“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定王台和贾傅祠是长沙最早的名胜古迹,定王台便在龙伏山山脊之上,往南距天心阁仅一里之遥。宋人登定王台曾成为一种时尚,朱熹、张栻、姜夔、真德秀、袁去华等迁客骚人都留下了《登定王台》的诗篇,抒发“定王百尺台,长安万里目”之咏叹。明代定王台荒废,而定王台之南的龙伏山山顶城墙上崛起了一座更高峻、更近于“天星”的天心阁。天心阁自然便成了文人学士登高览胜和雅集的首选之地。清初善化诗人俞仪便有《天心阁眺望》一诗,发出“楼高浑似踏虚空”和“万家烟火画图中”之感慨。

天心阁东园一角

俞仪又有《九日与紫庭登高次韵》一诗咏与天心阁相并列的文昌阁,自注曰:“山绝顶平旷建文昌阁,下有十洲风景亦胜地也。”诗云:

危台飞阁极天高,

坐上星辰摘不劳。

未必十洲都福地,

由来九日聚诗豪。

君耽逸兴酣余勺,

我自归心折大刀。

回首乡关正无奈,

几回登眺笑题糕。

在俞仪的这两首天心阁诗中,《天心阁眺望》是一首完全的咏景诗,第一句描述了由于“楼高”而“浑似踏虚空”的登阁感受,最后以“万家烟雨画图中”之句,描绘了一幅勾人遐想的长沙美景。而《九日与紫庭登高次韵》诗中“我自归心折大刀”与“回首乡关正无奈”两句,正是他所处时代与他内心世界相矛盾的真实写照。清初,社会大动荡,而作为明末地方官员的后人,正处于“无奈”的地步,当然产生识破时务、不愿继续卖命的想法:“归心折大刀”。

遗憾的是,明末至清初,长沙战事频仍,先后发生张献忠大西军攻打长沙之役、长沙军民抗清之战和吴三桂长沙之乱等,天心阁作为长沙城的致高点,自然成了军事禁区,限制游客登临。

瓮城俯瞰

至清乾隆年间,天下承平,当局逐步解除了百姓登城游览的限制,加之城南书院的入驻,到天心阁游览和拜祭文昌帝君与魁星神像的游人与香客络绎不绝,文人骚客到此举办文化活动的就更多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吟咏天心阁的诗联开始大量涌现。大多数诗联无不突岀一个“登”字,如乾隆间诗人李绍隽《秋日登天心阁远眺》吟道:“城南耸高阁,直与丹霄薄。插顶上天门,扪觉星斗落。”同期诗人蔡以偁有《大风登天心阁》,诗云:

四山青欲过江城,

人到天心羽翼生

残 照 灺 随 鸦 去 影 ,

狂 风 猛 似 虎 来 声 。

摩空两手星辰摘,

放眼千秋草木惊

不是襟怀霄汉上,

那能意气任纵横

稍 后 的 嘉 庆 诸 生 毛 国 翰 《登天心阁》诗 中 亦 有“ 高 阁 平 南 斗 ,居 人 俯 万 家 ”之 句 。南 斗 即 南 斗 六 星 ,与 北 斗 七 星 相 对 ,古 人 以 为 正 对 长 沙 天 心 。这 几 首 诗 的 趣 旨 均 直 指星辰,无 不 有 登 高 阁 而 近 天 心 之 感 ,可 谓 天 心 即 天 星 也 。

此 时 还 有 诗 人 名 熊 袓 熊 者 ,概 括 岀“ 天 心 阁 四 景 ”,曰 “ 高 阁 插 云 、麓 屏 耸 翠 、疏 树 含 烟 、池 塘 夕 照 ”,并 分 别 作 七 绝 ,其 《 高 阁 插 云 》诗 云 :

岩 峣 百 尺 挂 城 头 ,

万 里 潇 湘 一 望 收 。

月 下 飞 鸿 频 渡 影 ,

和 云 叫 断 洞 庭 秋 。

清 中 期天心阁最有名的文人聚会,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阳,著名学者邓显鹤招集名流,在天心阁举办的一次很有影响的吟诗盛会。与会者有沈道宽、杨太灏、刘康、黎定源、谭溥、黄本骥、汤彝、李星渔、熊盛旸、张开霁、邓琮等人,会后宴集城南精舍。当时另有李星沅等人因故未及时到会,便于事后寄和诗稿。这次活动共收集诗稿319首,事后刊刻成《城南唱和诗》集,流传甚广。邓显鹤作序,全文如下:

《城南唱和诗》序

(清)邓显鹤

唱和诗自两汉六朝而后侵寻日多,顾未有次韵者。至唐元、白倡为此体,皮、陆继之,其风始盛。宋苏、黄出一题尝往复数四叠出不穷,说者谓争新斗巧,或反非大家所宜。然其命意征事愈出愈奇,神动天随,浑然无迹,有变化从心之妙,无牵砌强押之弊,要无失其大家也。

己酉之秋,余携琮儿小住长沙,寓旧城南精舍,与老友沈栗翁相距不数出武。旧雨重逢,吟兴窃发,适故人黄虎痴、汤柚村、杨紫卿、左景乔、罗研生、杨性农、张柘泉诸君皆以事逗留省门。闻余至,喜甚。紫卿、研生约襆被就余促膝联榻,馀间日必至流连晨夕,极友朋合并推襟送抱之乐。爰以九日邀同登天心阁,晚集寓舍。紫卿即席成二律,余亦继声有作。诸君子往复叠和,兴往穷来,穷日夜不倦。时李石梧宫保方乞假家居,闻之亦叠惠和章。而陈尧农院长复以十月九日邀集妙高峰,为借展重阳会,仍用元韵更迭酬答。一时湘中名隽、湖外胜流,于喁竞作裒然成帙。好事者至绘为图画流播湖湘,而城南唱和诗遂盛传一时。

夫诗以道性情,验民风,觇国政,古人偶尔矢吟俱有关系,非徒耽吟弄资游览已也。是岁东南大水,湖以外灾民麕至,嗷嗷蔽野,当事煮粥分赈于此。自夏徂本秋始,稍稍散去。余来时,哀鸿历历犹在目也,故卷中诗多蒿目及之,览者将有以见一时情事,盖不仅我辈离合之感矣。

大凡诗三百一十九首,除柚村古诗不破戒外,皆次韵也。会者前后十五人,作诗者十九人,绘图者五人,略以齿叙而殿以琮作为一卷。其不与会而遥和者又十七人,别为附录一卷。以所得先后为次,编成会新宁有警,余仓卒归里,琮感寒服散不复省览,而索观者多,既乃取以锓木,而序其缘起如此。

城南为朱张讲学地,有两先生《城南唱和诗》刻衔今书院壁上。大贤遗咏导源三百无以尚已。然朱子云,敬夫道学之懿为世醇儒,乃欲以求工笔札为戏。而宣公《南岳唱和诗》序则述晦翁语云,余与敬夫皆荒于诗矣。夫诗未易言也,而两先生所言若此,今此卷出将有引斯语以相督责者,其能免于荒与戏之诮乎。是则余与诸君子所不能辞者矣。

道光二十九年小除日序于古梅溪峒南村草堂之读易窗,时年七十有三。

录7首如下:

前诗意有未尽,感念旧游复成

邓显鹤

天心杰阁俯苍茫,

记得当时集上方。

诸老风流仍此地,

百年高会几重阳。

填膺世事孤筇外,

回首江城落照旁。

今日茱萸思遍插,

摩挲清泪滴壶觞。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号湘皋。湖南新化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官宁乡训导。辑有《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晚年主讲濂溪书院,诗文名噪一时。道光二十二年(1842)首次刊刻《船山遗书》,著有《南村草堂诗抄文抄》等。

邓显鹤画像

和紫卿九日登高韵

李星沅

城南秋老碧萧寥,

阁倚天心号屧高。

掷笔君愿超绝顶,

偃关我欲避群豪。

青云直上舒雕盼,

黄菊初开对蟹螯。

那得长闲似今日,

廿年人海叹尘劳。

李星沅(1791—1851),字子湘,号石梧,长沙府湘阴县人。道光进士,累官至两江总督。1849年因病解职回籍。在长沙天心阁下筑芋园和李家花园,以颐养天年。后又奉命以钦差大臣赴广西办理军务,因兵败忧郁而死,谥文恭。后人辑有《李文恭诗集》《李文恭文集》等。

李星沅画像

己酉九日赴湘皋天心阁登高之约,会者十人,湘皋与杨紫卿各有诗分次原韵

沈道宽

往事萦怀意渺茫,

浮云聚散各殊方。

寒原试步添今雨,

高阁凭栏感夕阳。

白雁已来穹塞北,

黄花又笑短篱旁。

搏沙俪壁真非易,

珍重茱萸共举觞。

沈道宽,字粟仲,清乾嘉道时浙江鄞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任善化知县。

己酉重九湘翁集同人于郡城天心阁登高次韵

黄本骥

浮云苍狗总茫茫,

谁是人生极乐方。

得共高朋登杰阁,

休将佳节负重阳。

天心已许排阊阖,

世路何知有剧旁。

此会幸容参末坐,

众仙同举饮中觞。

黄本骥(1781-1856),字仲良,号虎痴,长沙府宁乡县人,道光举人,授黔阳县教谕。黄博览群书,知识渊深,于考古、文物、地理、方志、古史、姓氏和官职,无所不通,时与新化邓显鹤、沅陵李沆训、湘潭张家榘誉为“湖南四才子”。著有《姓氏解纷》《孟子年谱》《湖南方物志》《皇朝经籍志》《郡县分韵考》《续金石萃编》等。

湘皋先生九日招同人登天心阁次韵奉和

李星渔

城头杰阁俯苍茫,

笑语随风落上方。

秋净千林明远浦,

天空一雁下斜阳。

慈游竞出蓝田上,

暂醉无须锦瑟傍。

留与他年传盛事,

直将遗韵继流觞。

星渔,字季眉, 长沙府湘阴县人,李星沅弟。官观察,雅志栖冲,寄情吟咏,且能急人之困,著有《观香室诗稿》。

日偕湘皋先生招同人登天心阁宴集城南精舍

杨季鸾

客里相寻破寂寥,

山城选胜一凭高

觞逢陶令休辞醉,

诗劝刘郎且放豪

精舍地偏迟看菊,

芳筵客聚快持螯

输他数老风流处

健步如飞未觉劳。

杨季鸾字紫卿,清道光时湖南宁远人初举孝廉方正后以军功授翰林院待诏。学工诗周游大江南北。时  与  何  绍  基  、魏  源  、杨  性  农  、邹  汉  勋  、刘  蓉  并  称   “  湖  南  六  名  士 ”。陶云汀制军李春湖侍郎程春海祭酒警敬礼之一时才流乐与酬唱《春星阁诗抄》。大抵以意运才以情辅意,胚胎太白,树帜湘南。

次韵湘皋先生登高

谭溥

天心杰阁亘清寥

向暮凭栏眼界高

诗有天才初免俗

人无奇气不能豪

风尘莽莽销檐铁

今古茫茫付蟹螯

笑把茱萸斜插帽

暂时相与息

谭 溥 ,字 仲  牧 ,号 荔  仙  ,长  沙  府  湘  潭 县 诸  生  。工  诗  善  画 ,橐  笔  远  游 ,名  动  公  卿  。有《 四  照  堂  集 》行  世 。

好景不常,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长沙,天心阁再次成为军事重地,游人绝迹。同治后太平天国事息,几任湖南巡抚数次大修天心阁及城墙、瓮城,天心阁又恢复以往的雄姿,再度成了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加之天心阁在长沙保卫战中的卓越功勋,天心阁更为官民所重。晚清诗文大家何绍基、郭嵩焘、王闿运、王先谦、曾广钧、黎承礼、李桢、成本璞等都曾登临斯阁,留下耐人寻味的诗作,兹录8首如次:

在长沙登天心阁(节录)

何绍基

寒波一夜生清湘

天意引客探重阳。

离思着人不可谢

有似万木槭槭含新霜

同人试登最高顶

一气直上如翱翔。

南望斑竹吾乡所

北来雁书不得将。

为君东指海云处

青山影尽连空苍。

忽敛奇怀问归路

但见荒村古屋栖斜阳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湖南道州人,道光进士,为清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官至四川学政。通经史,善诗文,尤工书法,自成一格,融篆隶笔意于行楷之中。晚年曾居长沙化龙池,居室名“磻石山房”,同治(1862-1874)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多年,逝世后葬长沙石人村苦竹墈。

何绍基画像

登天心阁

郭嵩焘

重九登临称赋诗,

江天楼阁好栖迟。

清尊白日严城晚,

高咏西风落木时。

隔水峰峦争偃蹇,

经秋云物有推移。

应添图画潇湘里,

倒跨乌驴醉帽欹。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长沙府湘阴县人。道光进士。咸丰二年(1852)办团练,入曾国藩幕。后历任翰林院编修、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署广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派为中国首任驻英公使,l878年兼驻法公使。郭嵩焘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允许商民自办企业,传播西方文明,因而遭守旧派攻击。1879年辞职回湘,筑养知书屋于长沙六堆子(今青少年宫后),又筑玉池别墅于寿星街,主讲于长沙城南书院、思贤讲舍,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等。

郭嵩焘

十月九日天心阁宴集

王闿运

当年飞炮醴陵楼,

高阁峥嵘倚素秋。

月到天心四边静,

霜吹晓角一生愁。

浭阳开府招词客,

湘上吟朋续胜游。

五十年来燕巢幕,

不劳王粲赋销忧。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长沙府湘潭人,出生于长沙天心阁下东文庙坪。l9岁参加县试,取中第一名。后入长沙城南书院学习, 常和李寿蓉、龙汝霖、邓辅纶兄弟以诗歌唱和,结“兰林词社”,人称“湘中五子”。咸丰七年(1975)中举人,以后数次赴京会试不取。但他才气横溢,文名远播,在长沙营盘街筑湘绮楼,人称湘绮先生。清亡前又特加翰林院侍讲。民国建立后,聘为国史馆长。王闿运的经学著作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传笺》等10余种,200多卷。

王闿运

次韵止庵九日登天心阁

王先谦

高阁凭临感物华,

十年京辇暂还家。

清游待访赤松子,

佳饵来寻黄菊花

是处楼台悬日月,

几人邱壑老烟霞。

去秋狂客皆尘土,

惟有霜风吹帽斜。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善化(今长沙)县人。同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升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光绪十五年(1889)回湘,先后主持思贤讲舍、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集资创设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一生博览群书, 多有成就,汇刻《皇清经解续编》,编著《诗三家义集疏》《汉书补注》《虚受堂文集》《后汉书集解》《十朝东华录》等。

王先谦画像

辛亥九月十一日登天心阁

曾广钧

海鹤存亡六十秋,

西风独上驿南楼。

马殷霸业同残照,

崔颢佳篇在上头。

倏忽陵风朱点鲤,

须臾失势白符鸠。

秦丝己应柯亭尾,

何止骊珠得益州。

曾广钧(1866—1929),字重伯,字觙安,清末长沙府湘乡县人,曾国藩之孙。由钦赐举人成光绪己丑进士,朝考改庶常,官广西知府。渊源家学,诗文足以名世,著有《环天室诗集》。

曾广钧

题子大九日阁会图

黎承礼

登高阁会题襟处

画里看山倍忆家

十发写传歌郢卷

重阳吟对战场花

驰珠雳火空夔屋

断渡秋涛失涨沙

独倚天心望江汉,

洞庭波下日西斜。

黎承礼,字薇生,长沙府湘潭县人,国史馆总纂黎培敬之子。少禀庭训敦笃学行成光绪甲午进士宦游四川壮岁归田日耽吟咏自遭乱以还沧桑之感时动于中。幽愤孤吟,寄托深远。

左卿邀登天心阁小酌

李桢

芒鞋竹杖许追寻

高阁重登寄慨深

四海更无容足地

百年负救时心

杯浮绿蚁愁应遣

风卷黄沙日已沉

欲觅扁舟向东三,

奔涛骇浪恐难禁。

李桢,湘阴李星沅从子尝作《六书系二十六卷刊行后遗令瘗其稿本王先谦作书冢铭之刘蜕文冢,谓“君于篆籀之学夙有神契晚益镂心刻志条析同三参考前闻作为是书昕夕摹索积二十年稿凡屡易君家世丰厚而有夷然不屑之概出宰湖北治剧邑有循声年未四十告归不复出屏居谢俗以从事于文字音韵之学逮老而弗衰庶几乏以道自足者。”观所言可以知其志矣。著有《逭华庐诗存》

天心阁题壁

成本璞

危楼倚湘水

孤城落照斜

烟树挟云气

风涛走月华

江声咽征雁,

秋色绽寒花。

俯听笙歌沸,

长沙十万家

成本璞,字琢如,长沙府湘乡县人。才思横溢,工于词章,为张燮钧、江标学使所推奖。曾留学日本,归国游宦江南,著有《通雅斋丛稿》行世。

清代文人登临天心阁后还为后人留下一批享誉联坛、脍炙人口、意蕴深刻的楹联。这些名联佳句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于天心阁独有的自然风光,体裁独特,匠心独具,从不同侧面提炼出千古名楼的特质与精髓,也映衬出长沙“湖湘首邑,山水洲城”的气质。兹录8副如下:

江忠源题天心阁

携酒上层楼,想屈子招魂,贾生对策,纵谈楚国多才,二千年往事犹存,秋雨正吟诗,遣兴岂徒韩吏部;

凭栏添逸气,望星沙夕照, 湘水归帆,好写江城如画,数万里游踪几遍,岳阳曾揽胜,关心总是范希文。

江忠源(1812-1854),字 岷 樵 ,湖南新宁人清道光举人。 曾 领 楚 勇 参 加 咸 丰 间 的 长 沙 保 卫 之 战  ,该 联 当 作 于 此 时 。后 成 为 著 名湘军将领,  授      安        徽廵抚,赠总督。有《江忠烈公遗集》传世。

黄兆枚天心阁

岳麓西横湘波北逝得屈贾朱张点缀便成绝胜江山此地好游观,把平生道骨骚心,一证皇虞三古梦;

轸旁星小胡外云蛮自彭罗曾左崛兴遂创可惊事业孤城入争战,聚无数青磷碧血,化为烟火万家春。

黄兆枚,字宇逵,自号黄芥沧师,长沙人,清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以学术著闻著有《芥沧馆诗文集》。

萧云爵天心阁

长沙城郭全非留兹片地游观彼风月江山本造物之无尽藏也

百姓脂膏易竭若不及时爱惜则台池鸟兽在诸君岂能独乐哉

萧云爵(1852—1935),字   漱  云  ,长沙人清光绪进士曾任广东主考官,工书法诗联,老于林墅间。

李澄宇天心阁

偶乘黄鹤返,复见天心,世劫已多回,似犹是汉口夕阳、洞庭秋月;曾从五岳起,何论云麓,城楼聊一望,却猛忆朱张义理、屈贾词章。李澄宇(1882—1950),湖南岳阳人,曾任国民政府国学馆教授、文献委员会委员,1950年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程颂万天心阁

胜地重重三面云山一面水

予怀渺渺两篇策论九篇歌

程颂万(1850—1932),字      子      大            ,长沙府宁乡县人(其出生地今属望城)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监督,时与汉寿易顺鼎、长沙曾传钧并称“湖南三诗人”,著有《楚望阁诗集》等。

吴恭天心阁

天地苍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心胸开拓块以视衡岳杯以视洞庭

吴恭亨(1857—1937),字悔晦, 号岩村, 湖南慈利人,早年受唐才常案牵连,系狱经多年。民初加入南社,举为省议会议员,著有著《对联话》《悔晦堂丛书》等。

郑家溉天心阁

此阁巍然为全省观瞻所系

世乱久矣是一隅来复之机

郑家溉(1873—1944),字从耘,晚年号筠园老人,长沙县人。清光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毕生研究书法,颇有造诣。民国成立后,曾在吉林居住。1934年,拒绝伪满洲国任命,举家自京返湘。1944年5月,避难于湘乡县七宝山,因拒绝日寇委以维持会职务,跳塘自溺,以死明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