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名人谱#(29)笑啼岩石刻与滇南纵横家李根源

#麓山名人谱#(29)笑啼岩石刻与滇南纵横家李根源
2024年11月24日 10:15 陈先枢

#麓山名人谱#(29)笑啼岩石刻与滇南纵横家李根源

本文原载《麓山名人谱》海南出版社2007年出版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主编

陈先枢 梁小进 编著

笑啼岩石刻与滇南纵横家李根源

笑啼岩位于白鹤泉的南侧,山形险峻,绝壁悬崖,中有一断裂的巨石,古人名之为笑啼岩。巨石的中央立有“笑啼岩”石碑,相传为抗日战争期间,一位叫李宁斋的朝鲜爱国志士所书。

笑啼岩 陈先枢摄

笑啼岩所处位置,两峰夹峙,形成瓶颈,加之坡陡路急,林木茂盛,每当山风拂过,天地万物嗖嗖有声,似喜似悲,若啼若笑,好像是从断岩中传出来的一般。尤当秋冬时节,北风呼号,漫山遍野一片萧瑟,听起来更为逼真。

笑啼岩民国老照片

笑啼岩右侧石壁上有一约80×60厘米的摩崖石刻,字体10厘米见方,正楷阴刻,笔力遒劲。石刻全文为:“民国十六年十二月登岳麓,访李北海碑,祭黄、蔡焦诸友墓。滇南李根源书石。”

笑啼岩摩崖石刻陈先枢摄

李根源从1926年至1936年退隐吴中,徜徉于江南灵秀山水之间。安葬着他的亲密战友黄兴、蔡锷的千古名山岳麓山,自然也在根源的“徜徉”之列。1927年12月,李根源登上长沙岳麓山,在观瞻了李邕麓山寺碑后,就直奔黄兴、蔡锷墓地祭扫先烈,然后雇请工匠刻下了这片石刻,成为岳麓山有纪念意义的一景。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参与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和黄兴发动的“二次革命”。护法战争中任滇军总司令。曾代署国务总理。抗日战争时期奋力参与滇西抗战。1949年拥护新政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有论曰:李根源者,纵横家也,以一介通天下,声名不逛,身家不损,且其良心甚热,致力国家,促携后进,修研卷帙,珍重性情,为乱世之君子无疑也。

李根源

李根源,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年)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赴日本振武学堂,其间回家参与驱逐云贵总督丁振铎的活动。不成,复往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主修陆军军事。李烈钧、赵恒惕、唐继尧、孙传芳与之同学。一年后,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回云南,为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教官,旋任总办(校长)。时讲武堂教官唐继尧、李根源、李烈钧、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张开儒等,皆日本同学少年。时英入侵人片马,李根源乔装调查,绘制《滇西兵要界务图》,撰《对敌三策》。辛亥年重九,与唐继尧、罗佩金、李鸿祥等,从蔡锷起事昆明,谓之“重九起义”。起义成功,李根源任军政府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而,授陆军中将,一等文虎章,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司令。兵入鸡足山,欲拆寺逐僧,虚云禅师越众说教,遂皈依三宝,引兵而去,从此终身向佛。民国元年(1912年),为国民党昆明部理事长。是年,与赵藩平滇西之乱。次年初,以国会众议员入京。

是年7月,与何成、汪兆铭往南京游说陈之骥反袁。13日,苏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遣章梓之第一师、陈之骥之第八师北上。又赴广州助陈炯明,时陈为龙济光所迫,欲以根源为第一师师长,辞不受。黄兴等人发动二次革命后不久,赣、苏、粤之国民党军均败绩,遂与诸同志逃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政治经济。是年,犹与赵藩合撰《鸡足山志》。

这时孙中山亦逃亡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制定效忠的体制。李根源与黄兴等乃办欧事研究会,呼吁停止革命,一致救国。

1915年12月,唐、蔡起兵护国,根源等返上海,遣人往南洋迎回岑春煊。1916年4月,与温宗尧、章士钊、周善培、杨永泰、程子楷、文群、吴贯因等随岑春煊由沪赴粤,抵肇庆。5月1日,岑春煊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以梁启超为都参谋,根源为副都参谋。不久,袁世凯逝世。黎元洪继位任总统,任根源为陕西省省长。因先前在北京与谷钟秀、张耀曾、杨永泰组织政学会,陕督陈树藩甚忌之。

次年5月,黎总统免段祺瑞总理职,陈树藩乃通电独立,根源遂去职。这时政学系云集广州,且李烈钧的护国滇军也驻于粤西,李根源乃前往广州。先谒岑春煊,献平闽、湘,会师中原三策,春煊甚为喜悦。继而拜访孙中山,孙意甚慰。又谒粤督莫荣新,斥责唐继尧遥领驻粤滇军胆大妄为,荣新亦喜,遂定为三总裁。旋即,奉莫荣新令为粤赣湘边防督办,以制衡北江滇军。唐继尧又命根源为靖国联军第六军军长。

1920年2月,莫荣新将滇军第三师师长郑开文与靖国联军第六军参谋长杨晋对调。唐继尧大怒,乃免根源之职,且声明驻粤滇军惟云南督军是从,由李烈钧协助。滇将遂将根源扣押起来。第四师师长朱培德是云南讲武堂李根源的弟子,暗地里释放了根源。培德与滇将郑开文、盛荣超、鲁子材、张怀信、杨益谦等通电拥唐。根源乃通电请辞桂滇双职。莫荣新大怒,发兵北上,通电云:“滇军驻粤北江之两师部队,素由粤方供给军需,向由本督管辖,今后仍由李督办根源节制指挥。”根源又通电复职。不数日,莫荣新撤驻粤滇军两师番号,改编为边防陆军三旅三围。李烈钧大怒,乃赴北江集众拒命。同日,根源赴韶关受命。滇军从此分裂,时有交火。其时广州国民党人渐已稀疏,李烈钧出走香港。根源改为雷琼镇守使,驻琼崖。是年8月,陈炯明回师进攻广州,莫荣新调根源的海疆军与马济的第一军、林虎的第二军、沈鸿英的第三军,赴惠阳、河源抵拒。时海疆军士因欠饷而积怨甚深,故战斗力涣散,溃不能止。根源只好退主卫戍事。10月,陈军派飞机轰炸虎门观音山,李根源幸得逃脱,岑春煊、莫荣新亦乘夜而遁。孙中山、陈炯明遂入广州。

时顾品珍驻四川,麾下有金汉鼎、杨希闵、朱德等,皆云南讲武堂弟子。根源自信以校长的威望,可以说服这些人。乃往游说:唐继尧大失滇望,可取而代之。但顾部不从。根源大失所望,绝了主滇之念。第二年,黎元洪复为总统,任根源为农商部长。次年,黎总统避曹锟之锋,命根源兼署总理之职。

1923年,曹锟贿选,根源愤而去职。次年末,孙中山北上,根源前往迎接。不久,中山病逝。根源以政治无涯,乃退隐苏州,徜徉于江南灵秀,撰《吴郡西山访古记》。又考得三国顾雍之墓,为立石植树。1926年,母阙氏卒,买藏书镇之小王山以葬之,建阙茔精舍,在此守墓十年。天下瞻拜者络绎不绝。根源乃拂拭崭岩,录众高吟,镌刻摩崖,存章太炎、于右任、黎元洪、郑孝胥、章士钊、沈钧儒、张继、蔡锷、李烈钧、、吴昌硕、张大千、范烟桥、陈去病、郑伟业、章奇、杨增新、张耀曾、王人文、张一麟、孙光庭、丁佛言、周瘦鸥、张默君、邵元冲、李学诗、王同愈等百余人字,自比为兰亭。在此期间还总纂了《吴县志》,兼办教育、利农之事,甚得清誉。

1937年,吴淞战起。根源重新出山,与张仲仁等组成老子军,数往前线收葬将士于五峰、马岗二山。次年,命为云贵监察使,往云南督战。1942年,日军进犯滇西。根源致电蒋介石,力主坚守怒江。且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天下为之振奋。5月,亲赴保山临战。形势危险,大家劝他避居大理,根源断然拒之,欲蹈潭殉国。待局势稍有缓和,始移驻大理,密谋反攻。不久,腾冲光复。根源谏龙云减免田赋,以苏民困。又建陵园,以唁烈士。抗战胜利,辞去监察使职,复隐苏州。

不久内战爆发,根源知国民党必败,乃赴云南依卢汉。1949年9月,沈醉捕亲共人士90余人。卢汉请示蒋介石,蒋电复曰:“情有可原,罪无可逭 。”卢汉苦之,求助于根源。根源乃提笔将电文改为:“罪无可逭 ,情有可原”。卢汉遂将,90人释放。

是年,奉中共的邀请,根源赴北平参政治协商会议,此后数届皆为委员。又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等,亦参修文史。1965年病逝于京,享年86岁,骨灰归葬于小王山,今建有纪念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