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市:人居环境美了 基层负担减了

山西高平市:人居环境美了 基层负担减了
2024年09月19日 17:22 山西经济日报社微博

保洁人员在对垃圾分类设备进行清洁。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摄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先手棋’,不但美了乡村,还为基层减了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近日,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党支部书记李涛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高平市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按照“一把扫帚扫到底”原则,将高平市中心区主次干道、内街小巷、交通护栏等清洗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梯次推进环卫保洁向镇区延伸,实现了城乡环卫从“建管并举”到“自治共治”、从“各管各”到“共同管”的一体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群众生活舒适度。

截至目前,已建并运行20个垃圾中转站,覆盖了高平市521个自然村(304个行政村),日处理能力约350吨,集中收运处置覆盖率高达98%。

幸福感:村庄靓 人气旺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我们村的硬设施、软服务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村里设置了垃圾分类亭,还有垃圾分类的大桶、小桶。而且,环卫工人定员定岗,24小时不断线,垃圾收运定时定点,确保村里干净整洁。”高平市神农镇70岁的村民宋景书高兴地说,“晚上吹着凉风在村里散散步、聊聊天,特别舒服。到了周末,还有游客来骑行,人气可旺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

如何“一把扫帚扫到底”?高平市政府以“有形手”牵起市场“无形手”合力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于2020年1月主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经公开招标,最终以购买服务模式,与山西美欣达欣环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环卫)签订协议,在高平市城市规划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12个乡镇,实施环卫清扫保洁一体化作业,坚持同城同标,着力构建“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新格局。

“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队伍、专业的人!”说起城乡环卫一体化,李涛深有感触:“之前,村里的环境卫生都是镇村设置的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进行简单打扫,做不到全方位打扫,没有形成规范的保洁体系。自从欣环卫接管村里的环卫清扫后,村里的每个角落都得到了周全的清扫维护。”

中庙村是神农炎帝“日中为市”的起源地,地处高平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轴”,村内有明清古建44处,文化底蕴深厚。眼下,村里正忙着修缮古建,“八坊·三十六院”的业态布局已初见雏形。

李涛说,农村环境整治是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有了赏心悦目的“门面”,更夯实了发展的“底子”。接下来,他们要在村里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以美丽乡村引领产业创新。

获得感:设施全 服务优

推动一体清扫从市区街巷向村镇延伸,不仅是空间延拓,背后更关键的是资源力量的统筹整合,这是一项系统集成改革。

高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明说,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针脚”要走得细密,就得调动多元力量。

为把这一民生实事做细做实做到家门口,确保群众得实惠、基层减负担。高平市政府坚持系统谋划,从编制村庄规划、制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等方面入手,通过“一盘棋”的顶层制度改革设计,有机贯通城管、欣环卫、乡镇等部门的服务资源,创新“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管理+服务+运营”相融合方式,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实施“一体化保洁”,全链条推动垃圾分类进入万千百姓家。

“城乡环卫一体化如何能够‘一竿子插到底’,进行系统化管理?”李国明补充道,高平市有着独特的空间肌理和自然特质,四面群山环绕,一条丹河穿城而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是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富裕新高平”的“先手棋”。

“以往,全村的卫生保洁仅靠公益岗三五个人,做不到全面打扫,经常被村民埋怨。现在有专业公司参与,人员增加了,还有机械作业。劳动强度降低了,工资收入也涨了。我们还能享受高温补贴、加班补助等,干得很有劲!”欣环卫保洁员牛小霞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今年4月以来,欣环卫先后接管了高平市神农、三甲、米山、河西4个镇区的环卫清扫工作。接管后,该公司与镇村原有保洁员续约,确保做到“人员全盘接收”“工资待遇提升”。目前,欣环卫公司约有1000余名一线保洁员,大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满意度:负担减 动能足

“之前,村里每年投入20多万元搞保洁,还清扫不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基层负担减轻了,省下的钱可投入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高平市河西镇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清说,河西镇是商贸重镇,本镇居民有1227户、4000多人,外来人员多、贸易活动多,环卫保洁可谓“重头戏”。自从欣环卫接管后,在保洁员的引领和带动下,群众变得自觉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区域格局正在形成。

干净整洁有序是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产出力”,可有效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率,激活乡村新动能。前不久,中庙村成功招商引资了一家“制香”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为中庙村推动传统制香业迭代升级增添了动能。

李涛感慨地说,让企业在村里见到具体“场景”,切实感受到项目可以与当地资源匹配,是中庙村招商成功的关键,也是吸引人才归乡的关键。

比如,三甲镇北庄村,立足社火文化这一传统民俗,进行具象化展示,从彩灯制作、社火服装道具制作再到社火表演,带动了周边数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使得民俗文化活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美丽乡村“嵌”入了产业,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带着资源和创意归乡。眼下,北庄村搭乘“千万工程”的东风,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一起融入了美丽北庄建设中。

驱车沿炎帝大道前行,道路旁绿草茵茵的篮球场、足球场随处可见。“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基层减了负,更多资金用于修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刘长清说,乡村外在环境“眼前一亮”,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他们已从“旁观者”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者”。

当下,高平城乡在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牵引下,以打造“干净高平”为主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乡村新动能,“美丽高平”被勾勒出具象鲜活的感知,辽阔、涌动、蓬勃。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 杜艾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