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高:开拓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新路径

山西阳高:开拓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新路径
2024年10月21日 18:05 山西经济日报社微博

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浪潮中,阳高县作为全省27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正以“先行先试、示范引路”的昂扬姿态,奋力书写着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篇章。

今年以来,该县围绕完善产权制度、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经营主体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创新机制,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阳高模式”。

阳高县坐拥广阔的林地资源,总面积高达51.87万亩(涵盖林场用地),其森林蓄积量更是惊人,达到了5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7.19%。该县高位统筹谋划推进林改工作,构建了“政府统揽全局、部门引领行动、乡镇深入实施、社会各界协同共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工作机制。

完善产权制度 奠定坚实基础

阳高县积极推进“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对承包届满的开展延包试点,不得将承包林地打乱重分,林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再流转或者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给承包经营者吃上“定心丸”,让集体林权“流得通、转得活”。同时,对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收益权证发放到户,全县林地面积34.28万亩,其中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面积26.34万亩,累计发放林权证8842本,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阳高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重点推广“经济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采取在经济林下套种药材、菌类或养殖家禽等“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6种模式,盘活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8万亩,其中林下种植药材1.5万亩、高端食用菌1900亩、林下养殖1100亩。

阳高县还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等多元化模式,大力推进林业规模化经营步伐,提高发展林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全县杏果林累计种植面积达19.6万亩,正常年景总产值可达38350万元,全县人均杏果收入2065元。

率先在龙泉镇、古城镇和大白登镇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集体林权流转工作,发展林业规模经营。龙泉镇实施林产业提升试点项目,将砖楼村500多亩林地以托管方式,承包给项目实施方,在生态林内套种仁用杏及其他果树,向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要效益。上海泰敬农业科技公司流转大白登镇大泉山村土地50亩,投资194万元,发展林下高端菌菇种植,打造出“林上结果、林间搭棚、林下育菇”的立体种植模式,种植松茸,实现了“林下生金”。

培育经营主体 激发市场活力

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阳高县积极引导和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措施,不断提升其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该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激发了林业发展的市场活力。

截至目前,山西正新生态有限公司、上海泰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高子信种植合作社等一大批林业经营主体年产值上亿元,带动20多个村集体、3400余户农户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保障措施

为确保林权改革顺利推进,阳高县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牵头组织、乡镇推进落实、社会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阳高县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改革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完善改革方案。同时,深化与县内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出“金杏贷”等产品,精准助力杏果生产,今年共发放杏果贷款约20笔、金额160万元。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中煤、平安5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杏果防灾害险,2024年,全县共投保杏果9211.66亩,保费82.9万元,有效帮助林农及林业经营者提高预防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让林业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随着林权改革的不断深入,阳高县正逐步构建起产权明晰、经营主体多元、产业链条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未来,阳高县将继续以“阳高模式”为引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增绿的共赢局面,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