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频繁动荡,郝成为核心的新领导班子何时扭转业绩颓势

管理层频繁动荡,郝成为核心的新领导班子何时扭转业绩颓势
2024年10月12日 16:07 独角兽锐评

随着去年3月,已退休的原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原董事长唐双宁被双双带走调查,揭开了光大银行管理的乱象。与此同时,近年来光大银行收到的罚单也有“一箩筐”,涉及信贷业务违规、内部管理不严等问题。

曾经风光无限的光大银行,为何管理层贪腐成风,违规频发,这令投资者及光大银行的客户百思不得其解。

01管理层频繁变动且腐败严重

光大银行的管理层腐败问题早已苗头。其实,早在李晓鹏、唐双宁被调查之前,光大集团旗下公司不少高管相继落马。譬如,光大银行前副行长张华宇、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光大控股行政总裁陈爽、光大实业前董事长朱慧民等。

光大银行的管理层乱象以“小圈子”文化闻名。李晓鹏所建立的,涵盖校友、亲属及老乡等构成的“河南帮”人脉网络,无疑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与李晓鹏同为河南银校1977级校友的原光大银行副行长张华宇的案件,其影响范围颇为广泛。

图|李晓鹏

去年8月,张华宇因涉及受贿及利用自身影响力受贿等行为,在一审法庭上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这一判决结果,为这起案件划上了沉重的句号。

7月8日,中纪委对光大集团的巡视整改进展状况做了点评,光大集团也特别强调,集团聚焦李晓鹏、唐双宁及其他涉及严重违纪违法的原直管企业负责人“小圈子”,严肃进行清理。

另外,光大银行管理层频繁变动一直被业界关注,以行长更换为最。据统计,自2019年至今,光大银行已变更了5任行长,最长任职时间也不超过19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6月6日,光大银行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王志恒因工作需要,辞去光大银行执行董事及行长职务,转而担任农行行长。与此同时,光大银行公告透露,自6月起,郝成已接棒光大银行党委书记一职,并在此次行长聘任中成功接棒,实现了行长与党委书记的双重角色,继王志恒之后再次实现“一肩挑”。

郝成,现年53岁,其职业生涯颇为丰富。他此前是从交通银行“空降”而来,于7月5日正式辞去交通银行副行长职务。追溯其过往,郝成曾在国家开发银行深耕多年,担任过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人事局副局长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以及吉林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等重要职务。

图|郝成

7月8日,光大银行再度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已同意聘任郝成为该行行长,并提名其为执行董事候选人。这一系列任命将在获得金融监管总局的核准后正式生效。

02罚单不断,信用卡业务欠佳

光大银行近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不仅体现在其业务运营层面,更在监管罚单方面频频敲响警钟。

9月2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一则处罚公告揭示,光大银行无锡分行因项目贷款管理疏忽、流动资金贷款审查不严、交叉金融业务底层资产穿透管理漏洞以及票据业务审慎性不足等四大问题,被处以180万元的罚款。同时,该分行的副行长、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及支行客户经理等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了警告及罚款的处罚。这一案例,仅仅是光大银行近期频繁接到高额罚单的一个缩影。

回顾今年年初,光大银行更是一举收到了7张罚单,因其贷前调查不深入、贷款支付管理违规、贷后管理松懈、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承兑,以及贴现资金管理不当等五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开出了420万元的罚单。

此后,该行又因个人零售类贷款资金用途违规、发放不符合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再遭12张罚单,合计被罚180万元。从这些处罚信息不难看出,“贷款业务违规”已成为光大银行亟待解决的重症区域。

鉴于贷款业务管理在银行日常运营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系列监管处罚无疑暴露出光大银行在贷款业务合规管理上的不足,亟需其加大力度,严格把关,以确保业务的稳健与合规。

从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中,我们观察到多家全国性A股上市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均呈现出收缩态势,光大银行亦未能幸免。截至2024年6月底,光大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额已降至3856.7亿元,与年初相比,缩减幅度达到了11.28%。

与此同时,该行信用卡的交易金额也显著下滑,今年上半年仅为8951.2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439.23亿元相比,减少了近28.04%,仅完成了去年全年交易额的37.7%。受业务规模缩减的影响,光大银行上半年的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也大幅下滑30.4%,仅为42.47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透支与交易规模收缩,或许与其信用卡贷款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尽管财报中未直接披露信用卡不良率,但从去年11月光大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的多条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招商公告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其债权金额合计高达58.06亿元。此外,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在多个场合均提到,该行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费信贷和房地产领域,且今年新生成的不良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光大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和交易规模在缩水,但其信用卡客户数量却呈现出正增长态势。截至6月底,该行信用卡客户数已达5143.88万户,新增51.19万户,同比增长1.01%。在信用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家银行不再单纯追求发卡量和用户数,而是更加注重刷卡活跃度和用户质量。然而,从光大银行的数据来看,该行似乎仍然对发卡量有所执着。

遗憾的是,这种用户规模的扩张并未能转化为交易量和收入的增加。上半年,光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为173.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

03营收持续处于下滑态势,郝成为核心的新领导班子何时扭转业绩颓势

根据公开资料,光大银行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成功上市,实现了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凭借其集团全牌照的优势,有效发挥了协同效应,在财富管理业务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产品服务体系,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光大银行的资产总额已接近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0.35%;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达到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1%;存款余额为3.92万亿元,尽管比上年末下降了4.27%,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光大银行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挑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业绩的低迷表现,营收持续下滑。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8.08亿元,同比下降了8.77%,尽管实现了244.8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2%,但营收的连续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21年以来,光大银行的营收已从1527.51亿元降至2022年的1516.32亿元,再到2023年的1456.85亿元,连续两年半呈现下滑态势。在A股9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中,光大银行以-8.77%的营收同比增速垫底。

光大银行首席财务官刘彦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净息差的连续下滑是营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19年至2024年6月末,光大银行的净息差从2.31%一路下滑至1.54%,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在行业中处于中游位置。

此外,光大银行总体资产质量也未有显著提升,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明显攀升。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同比持平;拨备覆盖率下降至172.45%,同比下降8.82个百分点。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9%,资本充足率为13.87%。

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87.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3亿元;其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均有所上升,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从去年末的46.96亿元增至48.68亿元,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则从去年末的39.98亿元增至46.72亿元,两大行业不良贷款的合计净增加额超过8亿元。

光大银行目前的高管团队由一正三副构成,行长是郝成,副行长则包括齐晔、杨兵兵和刘彦。新领导班子已经就位,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未知。以郝成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能否带公司走出经营颓势,我们将拭目以待,也衷心希望能看到光大银行在新一届班子的领导下焕发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援引市场公开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实际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