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生孩子的意义

养猫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生孩子的意义
2024年06月13日 08:41 她理财

By@Jimmy菜芽

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的一个博主聊自己的生育观,大致内容如下: 

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月薪3000。因为从小喜欢猫咪,但是妈妈不让养,终于在自己经济独立之后,收养了一只流浪猫。收养的第一个月,检查、驱虫、打疫苗花费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交了房租,已经没有生活费,又屈辱的跟妈妈要了钱。

收养猫之后的每一个月,都过得无比心酸。猫生病了,为了节约钱,背着猫包大雨夜走了十几公里。别人的猫,吃六七百一斤的猫粮,吃三位数的罐头,而自己的猫,偶尔吃一个两块钱一包的妙鲜包,就是打牙祭了。

因为养了这个猫,开始想,自己见识过什么是“好”,因为自己从小是“好”着长大的,父母从没有给过低于同龄人的条件。而自己没有父辈的能力,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当的条件。

猫不会知道世界上有三位数的猫罐头,而孩子长大了会知道什么是“好”,就算孩子不埋怨父母的无能,但作为父母又怎么能不自责?

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不能提供“好”的条件,不如不生的好。

看留言,发现这种观点代表了当下很大一批恐生族的想法。

房价如此之高,就算举全家之力买了房子,每个月还完房贷之后的日子,也绝不会很宽裕。再生一个娃,生活的运营成本更高,代价必然是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做为被精英教育影响的一代,利己主义可以说是刻在我们DNA里的隐性基因。

我觉得我状态很好,为什么要养个吸血鬼来破坏我现在的生活?养成游戏如果带来满足不够抵消带来的麻烦,我为什么要改变现在的状态?何况利己主义只想要满足,不想要麻烦。

这是说不出口的原因,还有说得出口的原因。比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人家的孩子都有,我的孩子不能没有;孩子会要,孩子会闹,而我没有。

我曾经也这么想,直到我养了邹喵喵。邹喵喵没有吃过三位数的罐头,邹喵喵也没有上千块的猫塔,但我并不愧疚。

评价幸福不幸福的标准,是爱,是陪伴。养育宠物如此,养育孩子也是如此。

生养一个孩子的本意,是让像我又像他的生命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感受人的一生。哪怕这一生是平淡的一生,哪怕这一生是饱受磨难的一生。并不是要提供多么好的物质条件,让他成为多么成功的精英。

他可以没有钱,他可以不成功,因为这些不是我对他的期望,也不是来着世上走一趟唯一的目的和意义。他也不能期望从我这儿获得无限的物质满足,因为人的能力总有天花板。

作为父母的义务,是教会他建立自己的认知,教会他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教会他去享受生命的美好,而不是以物质的满足来评价自己作为父母是否合格。反过来如果他以这样的标准来判断父母是否合格,说明要反省的是教育本身,而不是生养这个孩子是否值得。

也不是说物质在生养中就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

人这一生,回顾生命里的种种,美好的瞬间有看一朵花开,看一次云舒云卷,那么物质的满足又在美好中占多大的比例?所以它绝对不足以评价人间是否值得。

你有多爱生命的灿烂,世界的美好,就应该能明白,这世界值得有一个生命来经历这一切。

财蜜留言

@熔岩

“好生活”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如果自己在温饱线上挣扎,每个月工资还完房贷所剩无几,总是入不敷出;如果生完孩子,因为经济原因,夫妻双方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当留守儿童,那确实不应该要孩子。当然为孩子追求名牌、攀比教育(各类培训、没条件还非要上最好的学校)也是不可取的。“好”字有度,看自己把握。像那个博主那样,为了养猫工作后还向家里伸手,那就不应该养。

@金元宝

人肯定是要追求物质的,教孩子自己去努力就好。

@小花小花

600、700百太贵了,200多4斤多的也挺好的。人若不学会量力而行,只会欲壑难填。

@毅xu

我觉得自己生儿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划个圆满,感受一下母爱。毕竟女人过了育期不生的话,怕自己后悔。有人说过,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不算完整的人生。纯属个人见解。

@华丽丽的微笑

按自己有的能力给他物质给他爱,我尽力了,就算没有给到他最好的,但也不愧疚!

@爱美兔

人言可畏,我家3只猫,每周给它们做一次鸡胸肉和小鱼干。猫粮就是45元3斤的。也是白白胖胖的。孩子呢也是,兴趣班只有学古筝和动漫。衣服也是普普通通一百几十的。但我从来不觉得有啥可愧疚的,重要的是陪伴和不抛弃。

@末班车b0dc

我感觉我们给孩子生命,愿意培养他们,已经是做父母最大的给予了。如果觉得什么都要好的给,不保证以后孩子更加自私!要好的,自己去争取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