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河油田公司宣布,今年前5个月,其累计实施二氧化碳补能措施506井次,累计注碳量超8.6万吨,实现日增油489吨,措施工作量、注碳规模、增油效果比去年同期均大幅增长。
据了解,辽河油田大部分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地层能量不足导致大量储量进入弱动用、失动用状态,同时稠油热采过程中伴生大量二氧化碳需要处理。为此,辽河油田公司今年大力实施“千口井二氧化碳补能工程”,提升二氧化碳消纳能力,为地层有效补能,培育壮大CCUS产业链,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辽河油田公司在应用二氧化碳辅助热采方面已经有10余年经验,建有两座稠油热采二氧化碳捕集站,年注碳规模超10万吨。“在稠油吞吐开发后期,将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一起注入地下,可以起到补充地层能量、扩大蒸气波及体积、提高产出液流动性等作用,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勘探开发研究院稠油所所长尚策介绍道。今年以来,各稠油生产单位加大地质精细研究力度,优选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5的区块实施二氧化碳吞吐补能,在杜84、洼38等31个区块阶段实施补能措施357口,投产268口,日增油406.7吨。
同时,辽河油田公司还增加了二氧化碳辅助冷采的工作量,前5个月实施普通稠油、稀油井二氧化碳补能降黏措施149口。其中,普通稠油井措施有效率达86%。金海采油厂在新海27块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展33井次二氧化碳补能措施,区块含水率下降1.7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日增油2吨,投入产出比1:2.1,实现了该区块产量的第三次飞跃。
此外,伴随二氧化碳补能措施的规模实施,辽河油田公司还加密井下管柱和地面管道碳腐蚀情况监测,加快地面系统脱二氧化碳处理设施建设,保障注碳安全有序进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