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到西方:洋河梦之蓝如何成为中法外交的桥梁

从东方到西方:洋河梦之蓝如何成为中法外交的桥梁
2024年06月12日 14:46 北京潜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这几天的塞纳河畔绿茵如织,鸢尾花绽放,中法两国国旗交相辉映,弥漫着浓厚的文化交融气氛。随着中法交流互动迎来高潮,一份“蓝色中法礼物”也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

根据法媒BFMTV公布的画面,这是一款洋河·梦之蓝和法国香槟名酒佳醍亚(Cattier)的联名礼盒,以两国象征性标志中国神龙与法国高卢雄鸡为基础进行设计,取意“龙凤呈祥”,法国的鸢尾蓝与中国梦之蓝的品牌色调巧妙呼应,展现了中法美酒的交融。

不少网友称,这份礼物太用心了,“中国蓝遇上法国蓝,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那么,洋河·梦之蓝这样一款中国白酒,为何能被选为国之往来的礼物?这份“中国蓝”和法国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首先,是蓝色的双向奔赴。

在世界的色彩谱系中,“蓝”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富有深意的颜色。在法国,蓝色总是用来表示名门血统,意味着高贵的身份地位,法国皇室经常选择蓝色出席重要的场合,蓝色也被广泛的使用于欧洲王室的徽纹、防御性武器或服装上。从国旗上的一抹蓝色到蓝色海岸线、克莱因蓝,从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到时尚品牌香奈儿的经典蓝色套装,“法国蓝”,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

而蓝色也深深根植于中国名酒代表——洋河梦之蓝的品牌基因中。洋河引领了中国白酒从纯净到绵柔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创了绵柔新风尚,掀起了蓝色风暴,成就了蓝色文化。洋河“蓝”有着丰富的情绪、深厚的情感,代表了博大、深远与开放,融合了宁静致远的淡泊、海纳百川的气概、包容世界的豪迈,与生俱来的绵柔气韵,成为中国智慧与中国气质的代名词。因此,选用这款“中国蓝”,除了始于颜值,更是情感、文化的共鸣。

其次,是文化的情感共鸣。

在中法两国跨越山海的对话中,文学一直犹如一艘灵巧的小舟,承载着精神,传递着共鸣。300多年前,中国戏剧《赵氏孤儿》经马若瑟之手,在法国文坛崭露头角;而伏尔泰的笔触则以《中国孤儿》为名,向世界演绎东方的悲壮与忠诚。

在中法交流的舞台上,曾多次谈到法国大文豪雨果,这一次,法方也特意准备了一本雨果的《沉思集》赠送给中方。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另一份“蓝色中法礼物”与雨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洋河在中国把它演绎成“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成为中国家喻户晓、深受喜爱的经典广告。将雨果名言重新演绎,将蓝色情怀传遍中国,这或许是洋河梦之蓝和法方双向奔赴的又一理由。

再次,是民心的交融相通。

法国当地时间5月6日,法国财政部举行“中国商务论坛”圆桌会议,洋河梦之蓝精彩亮相,凭借丰富的绵柔体验,得到嘉宾一致赞誉。

细心的网友发现,洋河·梦之蓝在法国有着相当的消费受众与品牌认知,在法国早已化身为“中国名片”,见证着一个个中法友谊的历史时刻。在此前“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巴黎100中法羽毛球慈善盛典”、“中法建交60周年暨2024新春招待会”、“法中文化旅游年开幕式”等文化交流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也难怪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称,洋河梦之蓝不断引领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外文化的使者,是“中法最好的礼物”。

酒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央,近年来中国白酒出海步伐明显加快,而更高水平、更具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才是白酒企业角逐全球的基础。

作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推广进程中的“排头兵”,洋河这几年不断拓宽海外版图,从助力中美乒乓外交等民间交流,到亮相杭州G20峰会、达沃斯论坛、上合峰会等国际舞台,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出彩,留下梦想足迹。而从这次入选“中法礼物”来看,洋河的国际化显然已远远超强,且正迈向下一个阶段——“国际品牌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