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济慈堂传承人之马继嗣

马氏济慈堂传承人之马继嗣
2022年07月01日 16:58 命运织影

马继嗣(1913~1997)字善之,1913年出生于宁夏吴忠市金积镇梨花桥。在父亲马楫的熏陶下,马继嗣自幼勤勉好学、熟读医书。1930年,济慈堂第五代传人马楫去世,时年十七岁的马继嗣继承父亲衣钵,走上行医问道之路。

在继承家学的同时,他遍访名医大家,先后投师吴潘安、郭南浦、秦伯末、叶橘泉。1949年,他又前往北京同仁堂,研修丸、散、膏、丹炮制技艺。1951年结束游学回到家乡于家中坐堂行医。曾于1984年、1987年两度当选青铜峡市政协委员。

马继嗣行医期间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精良的医术和精道的用药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被人们尊称为“马先生”,每日家中患者满座、络绎不绝。

先生临症诊断注重四诊合参,详辨寒热虚实,认为五脏六腑虽藏于内,而必形于外,有许多征象可以通过四诊合参去发现,因而对于一些重症的预后、转归有比较准确的判断。

先生善于把握“腑病以通为用”的治疗法则,常以泻下之法治疗许多急症,强调泻法运用要早而准,中病即止,选方遣药严谨简捷,精小轻灵,看似平淡,却常见奇效。在不孕症的治疗上,多从纠正患者异常体质入手,培补先天、后天之本,强健体魄,从而使子代健康,减少家族遗传病。

在用药上先生竭力反对药物堆砌,常说“中医的不传之秘是份量”。他对中药炮制一贯十分重视,讲究选用道地、上品药材,每一炮制工序务必遵循古法,并严守细节品质,以保证所制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马继嗣(左二)与张氏回医正骨传承人张宝玉(左一)

他将调理气分、舒畅气机之回药和传统中医药制作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促孕丸”“参茸生精丸”等丸剂和妇科药“玉泽散”“温经祛瘀袋”,填补了宁夏地区妇科外用药空白,并远销东北,新疆等地。

马继嗣先生开创了马氏济慈堂发展的鼎盛时期,他生前将济慈堂祖传医术传授于次子马颂荣、三子马颂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