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院副校长朱敏: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常信院副校长朱敏: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2024年06月06日 17:09 中国教育在线

“高教前沿”系列高端访谈

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朱敏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等问题分享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同时把建设教育强国摆在首要位置。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极,在您看来,职业教育院校的使命是什么?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敏: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职业教育的使命来讲,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如制造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等等,都需要通过各个领域去具体地落实,尤其是教育领域,是横贯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一链。那么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贯彻落实这些国家战略,将其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

从职业教育的类型来讲,服务产业发展也是应有的一个基本责任。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技能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职业教育也在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人的终身教育、终身成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职业教育既要顶天、也要立地,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成长三个方面发挥关键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在线:具体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又是怎样一个定位呢?

朱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尤其是制造强国战略。从2019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学校的办学定位聚焦在工业互联网这个国家重大的创新发展战略上来,具体做好“三个服务”:一是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二是服务常州市及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服务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转型升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目前我们学校的毕业生,95%以上都在长三角区域就业,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中国教育在线: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您如何看从“职业技术学院”到“职业技术大学”的转变?

朱敏:我认为,现在职教本科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第一,从产业端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很多岗位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技术上的交叉融合,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传统的三年制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可能就达不到企业岗位要求。事实上,从现在的就业市场来看,很多的用人企业,比如制造类企业、软件类企业等,已经提出了比高职专科培养规格更高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第二,从学生还有家长角度来讲,随着家庭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已不满足仅接受高职专科层次的教育,以我们学校为例,每年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参加专转本考试,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进入本科学校进一步学习,也就是说:接受本科层次教育,已是学生和家长的一个普遍的现实追求。

第三,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来讲,要建设从中职、高职专科到高职本科这样一个贯通的职教体系,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成才通道。

中国教育在线:从社会层面上看,人们对职业教育根深蒂固的偏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认可程度亟待提高。您认为应该如何提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

朱敏:我认为,职业教育的同仁们要跳出职教圈子看职教,跳出教育视角来建职教。通过20多年的努力,职业教育应该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和体系,也有一些显性的成果和对外的影响力。但从社会的认可度、企业的认可度以及家长的认可度来讲,还不高,也就是您说的还“不香”。我觉得要提升吸引力,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还是要我们跳出教育内部思维,从服务企业需求,服务地方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职业教育怎么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两翼”,即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就为职业教育打造了更大的合作平台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从具体的学校实践来讲,从学校层面,专业布局和设置要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使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符合行业企业需求。

从专业层面,教育部提出打造“五金”新基建,我们要以专业为核心,把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等扎扎实实建好,并在这个基础上,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更好地履行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赋予的责任,就是更好地服务产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去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让社会和家长认可,从而使职业教育逐步“香起来”。

中国教育在线:就是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毕业生与产业行业的职业契合度。

朱敏: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

中国教育在线:马上到就业季了,学校今年在稳就业、促就业上如何发力?您对毕业生有哪些建议?

朱敏: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校不光与用人单位,还积极地与地方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对接,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深入开展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招聘会和“直播荐岗”活动,并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工作,高效精准地服务求职毕业生,促进更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对毕业生的建议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及早在就业和升学之间做好理性选择。一些同学对学历有更高追求,想去升学,作为学校,虽然这并不在我们以就业为宗旨的培养路径上,但我们也会支持,并为准备升学的同学提供学习和实习方面的帮助。但我们也从每年实际升学比例数据上看到,接近四分之三的毕业生还是要走向各类就业岗位。所以,毕业生要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没有升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意志决心?如果都没有,那就要及早考虑就业,学校实施的各类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班、现代学徒制班、现场工程师班等,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学校会为不同需求、不同禀赋的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服务,促进成才。

(本文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朱敏在第61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肩负着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战略任务,面向新征程新任务新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支撑高水平创新。为全方位展示最新实践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高端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