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4月末环比增长 0.11%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4月末环比增长 0.11%
2025年06月08日 18:14 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截至 2025 年 5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 32853 亿美元,较 4 月末环比增长 0.11%,增加 36 亿美元。

这一增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体现了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健性,也反映了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下从核心驱动因素、市场影响及未来展望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外汇储备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主导短期波动

美元走弱与非美元资产重估

5 月美元指数延续 4 月下跌趋势,从 4 月的 99.5 降至月末的 99.4156,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美元走弱使得我国持有的欧元、日元等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后价值上升,直接推高外汇储备规模。

例如,欧元兑美元汇率从 4 月的 1.1294 升至 5 月的 1.1375,日元兑美元汇率也有所走强。

黄金储备持续增持与金价上涨

5 月我国黄金储备连续第 7 个月增长,较 4 月增加 6 万盎司至 7383 万盎司。与此同时,黄金价格在 5 月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沪金主连从月初的 780.30 元 / 克升至月末的 808.32 元 / 克,涨幅达 3.6%。

金价上涨叠加黄金储备量增加,对当月外汇储备增长形成双重支撑。

(二)贸易与资本流动提供长期稳定基础

贸易顺差延续支撑作用

尽管 5 月具体贸易数据尚未公布,但 4 月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达 961.8 亿美元,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 1656 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 2376 亿美元。

持续的贸易顺差为外汇储备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在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对美出口恢复的背景下,贸易顺差的 “基本盘” 作用进一步凸显。外资回流与资产配置优化

5 月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策略显著转变,北向资金净流入超 129 亿元,灵活型外资增持近 60 亿元。

中美关税减免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以及经济数据超预期,共同推动国际投资者信心回升。例如,野村证券将中国股票评级调至 “战术超配”,花旗上调恒生指数目标价至 25000 点。

外汇储备增长的市场影响与政策意义

(一)增强汇率稳定性与市场信心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中趋稳走强

5 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 7.1848 升至 7.1991,离岸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近 900 点,创下五个月新高。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提供了坚实支撑,尤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信用评级下调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定价权逐步转向 “利差 + 政策预期 + 经济基本面” 的多维驱动模式。

国际收支平衡与抗风险能力提升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 17 个月稳定在 3.2 万亿美元以上,充足的储备为应对外部冲击(如地缘政治风险、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

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支撑。

(二)政策协同与结构优化

黄金储备战略价值凸显

在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逐步提升。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达 244 吨,与过去三年平均水平持平。

我国通过持续增持黄金,不仅优化了储备资产结构,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货币政策与外资政策的协同效应

5 月央行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叠加 “一揽子”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预期,推动外资加速流入 A 股和债市。例如,4 月外汇储备增加 410 亿美元,连续四个月正增长,显示出政策协同对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积极作用。

2025 年 5 月外汇储备的小幅增长,是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贸易顺差及资本流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我国经济韧性与政策协同的有效性。

未来,需在保持储备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配置效率,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通过政策创新与市场引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