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研选 | 度夏电力有望迎峰!机构看好核电设备龙头有望长期受益

机构研选 | 度夏电力有望迎峰!机构看好核电设备龙头有望长期受益
2024年06月24日 19:06 巨丰投顾

投顾支持|于晓明,编辑|顾谨丰

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

近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赴有关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调研,督促指导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电力安全生产、支撑性保障性电源规划建设等工作。机构认为,受电力需求强劲、电能替代加速以及居民用电比例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用电负荷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且受气温影响显著,今年电力供需形势严峻且后续几年预计仍难大幅改善。今天带来国内核能发电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逻辑。

核电设备景气上行,产业链进入业绩释放期

核工业持续高景气,产业链从2023开始进入业绩兑现期。核电后续有望保持每年10台机组审批量,对应超1000亿元设备投资。2019年我国核电恢复审批,2022、2023年核电核准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台,预计2024-2026年有望保持年均10台。按平均每年核准10台机组计算,预计新增的核电机组设备年均投资额达1347亿元。截至2023年底,国内在建核电机组容量合计30.30GW,我们测算在建核电机组设备价值量约为3266亿元,核电设备通常在开工第3年开始陆续进场,我们认为核电产业正进入业绩释放期,未来将保持高景气。

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优势显著,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高温气冷堆为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重要方向,其以氦气代替水作为一回路循环介质,灵活性、安全性皆较三代机组有所提升,用途更加广泛,包括供电、供热、制氢等,其主要设备及构件包括蒸汽发生器、氦风机、热气导管等,多为从0到1应用的设备环节。2021年我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运行,为世界首台,设备国产化率达93.4%,2023年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四代核电商业化运营达半年或1年后,存在新批或推广的预期。假设高温气冷堆在新建机组中占比15%,价值量与三代机组平齐,到2030年,高温气冷堆设备投资额将达1018亿元,年均投资额将达145亿元。

乏燃料后处理建设提速,相关设备处于高速成长期

乏燃料的意义在于对铀资源的充分利用、显著减少需深地质层处置的核废物体积、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等。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能严重不足,政府基金支出快速增加,设施建设提速。实体清单限制下核工业设备自主可控需求迫切,相关设备潜力大,我们预计2021-2035年乏燃料后处理设备投资额将超2000亿。此外,乏燃料运输容器制造难度大,基本被海外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我国使用的乏燃料运输容器有两台为美国NAC-STC型,单台价格3000万美元。测算到2025年乏燃料离堆贮存需求量预计达5591吨,外运需求量达1047吨,乏燃料运输容器市场空间或将超百亿。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国内核能发电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公司是我国在运装机规模最大的核电开发商与运营商,是中国核电行业最大的参与者,是控股股东中国广核集团核能发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主要产品是电力,公司管理的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份额为国内市场第一。

2、公司保持在中国国内核能发电的领先地位,并努力成为国际核电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核电供应商和专业化的运营服务商。

3、保持在中国国内核能发电的领先地位,并努力成为国际核电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核电供应商和专业化的运营服务商。

公司是我国在运装机规模最大的核电开发商与运营商,是中国核电行业最大的参与者,是控股股东中国广核集团核能发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主要产品是电力,公司管理的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份额为国内市场第一。

中国广核简介及主营业务

中国广核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建设工作,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并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公司的子公司工程公司推动建设了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打造全产业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核电装备自主化与技术升级。已成功获批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能源核电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核电工程建设示范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等课题,公司力争成为引领核能动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拓展的领跑者,保持在中国国内核能发电的领先地位,并努力成为国际核电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核电供应商和专业化的运营服务商。

中国广核股票所属概念

AH股、HS300_、中字头、中特估、国企改革、央企改革、富时罗素、核污染防治、核能核电、深圳特区、深成500、深证100R、绿色电力。

中国广核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中国广核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中国广核股票总股本504.99亿股,其中流通A股数量为393.35亿股。截止6月24日总市值为2252.238亿,流通市值为1754.340亿元,市盈率为20.77。股东人数17.45万户。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91.69%。关注巨丰投顾(jf­i­n­fo)/好股票应用,“机构研选”龙头标的分析研报等你get!

中国广核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4年一季报显示,中国广核总营收为191.82亿,归母净利润为36.04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增长4.88%,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38%。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电力行业营业收入为625.17亿,收入比例为75.73%。

高管资料

杨长利:男,1964年出生,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杨长利先生在核电、核燃料、科技研发及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于2006年7月至2020年1月担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担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担任中广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担任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

国元证券:营收和净利润平稳增长,在建机组进展顺利

中广核核能发电唯一平台, 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平稳增长收入端, 2024Q1 公司主业务持续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 191.8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8%,主要系惠州、苍南等在建核电项目的建筑安装及工程设计业务量增加。 利润端, 2024Q1 公司利润总额为 63.4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6.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2.35%、 3.38%,主要受电量、电价及研发进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季度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为 518.14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1.83%;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网电量约为 396.44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0.79%。

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公司 2024Q1 毛利率为 39.28%(同比-1.95pct),净利率为 27.94%(同比-0.63pct)。期间费用方面, 2024Q1 销售费用 0.09 亿元(同比+7.01%),销售费用率 0.05%,同比持平;管理费用 5.58 亿元(同比-0.04%),管理费用率2.91%(同比-0.14pct);研发费用 1.13 亿元(同比-46.13%),研发费用率 0.59%(同比-0.56pct);财务费用 12.70 亿元(同比-1.73%),财务费用率 6.62%(同比-0.45pct)。

在建核电机组进展顺利, 积极开拓核能综合利用

截至 2023 年底, 公司共管理 11 台在建核电机组, 2 台处于调试阶段, 3 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 2 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 4 台处于 FCD 准备阶段。 其中,宁德 5 号和 6 号机组、惠州 3 号和 4 号机组均处于 FCD 准备阶段; 陆丰 6 号机组已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苍南 2 号机组已实现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防城港 4 号机组完成热态功能试验, 将于 2024年上半年投产; 惠州 1 号机组已开始冷态功能试验,进入调试阶段。 除聚焦核能发电主业外,公司也在积极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核能供暖已在红沿河核电基地积累了一定经验, 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储能项目的建设。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核电市场需求广阔

公司 2023 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 6467.22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17645.67 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 1.78 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 2.85 万吨,环保效益显。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规模约为 5691 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 1.9%,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很低,随着能源结构向绿色清洁转型持续推进, 未来核电市场需求广阔。

投资机会

国元证券认为,随着我国双碳目标引领下的能源结构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核电相关产品的需求将加速释放,公司有望深度受益行业发展,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 2024-2026 年,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02、 124.17 和130.42 亿元。

今日感悟

当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时,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要有耐心。——彼得·林奇

风险提示

核电机组开工招标进度不及预期,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乏燃料处理设备研发及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来源

开源证券-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核电设备景气上行,四代核电及乏燃料引领新增量-20240607

国元证券-中国广核-003816.SZ-2024一季报点评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平稳增长,在建机组进展顺利-20240430

(投顾支持:于晓明,执业证书:A068062203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