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解析:小行业大天地,膏药市场小而美,行业龙头汇总

龙头解析:小行业大天地,膏药市场小而美,行业龙头汇总
2024年06月25日 18:03 巨丰投顾

作者|司东海,编辑|顾谨丰

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

巨丰投顾最新栏目“龙头解析”正式上线。A股市场在阶段时间内总会有一个板块或概念引领市场上涨,该栏目将聚焦当下市场人气最高或者连扳最多的个股进行分析,目的是从热点龙头下手筛选出具备“真材实料”的价值投资标的。

膏药,其药学名称是“橡胶膏剂”,也叫“透皮贴剂”,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它既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治疗法,也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能将活性成分(药物)透过皮肤递送至局部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全身。

透皮给药系统(TDDS)成为近年来改良型新药热门方向。我国TDDS可分为传统中成药贴膏剂和新型透皮给药制剂两种,其中以橡胶膏为主的传统贴膏剂占市场主流。

相比于口服药物,透皮给药制剂具有无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破坏、毒副作用小、药效持久、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对于跌打损伤等骨科疾病,中国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更偏爱使用膏药而非止痛药。

【经皮给药:经皮给药制剂是指在皮肤或黏膜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或黏膜;主要优势包括1)避免肝脏毒性 2)给药依从性较好 3)具有控释作用可以维持恒定血药浓度。

制剂分类:经皮给药制剂可以分为贴膏剂和贴剂,中国市场以传统的中药橡胶贴膏为主导,近年来逐步拓展至凝胶贴膏、贴剂等新型经皮给药制剂。】

而随着技术进步,现代的透皮贴剂应用也逐渐拓展,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和疾病,包括用于绝经引起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重度抑郁症、慢性疼痛的控制、恶心和呕吐的预防、预防心绞痛等。

一、透皮贴剂全球市场规模及海外市场情况

透皮贴剂全球市场规模及预测(2023-2028年)

数据来源:医药前途汇

Research and Markets(国际市场研究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透皮贴剂市场规模为85.1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108亿美元(按1:7.2汇率计算为77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87%。

目前,透皮给药技术领先的是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市场相对空白。市场体量最大的是美国(大约26亿美元)和日本(大约26亿美元)。其次是德国(约3.7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市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成熟的两个透皮给药市场。

1、透皮贴剂的美国市场格局

透皮贴剂产品起源于美国,首个透皮贴剂-东莨菪碱透皮贴剂由ALZA公司开发,于1979年获批上市。全球销量最高的贴剂产品为ALZA生产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巅峰年销售额达22亿美元。截至2022年,美国FDA共批准了20多种原研透皮贴剂产品,适应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重度抑郁症、更年期症状、止吐、心绞痛等。在获批的透皮贴剂中,美国仿制透皮贴剂的数量略胜于创新透皮贴剂。

2、透皮贴剂的日本市场格局

日本市场则以创新凝胶贴膏为主,适应症多为消炎镇痛,目前以非甾体抗炎药凝胶贴膏、贴剂为主,逐渐向透皮贴剂迭代;主要产品涉及酮洛芬凝胶贴膏及贴剂、吲哚美辛凝胶贴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等。

3、透皮贴剂的中国市场格局

中国传统中药贴膏占据大部分市场,化药贴膏以仿制凝胶贴膏为主。最早的现代制药技术生产的贴剂是2010年北京泰德进口三笠制药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国产产品多为仿制日本非甾体抗炎药凝胶贴膏,目前处于发展早期,至今国内仅6款产品上市

数据来源:医药前途汇,数据统计截至日期:2024.0.25

二、中国透皮贴剂市场状态及发展趋势

由于透皮贴剂的研发技术门槛高、国内玩家少、进入国内的透皮制剂产品少,使得透皮给药在国内没有大范围普及,国内市场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

未来中国透皮给药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替代与升级。

在品种的替代方面,化药贴膏有望完成对中成药贴膏的市场替代。从剂型上看,中国外用贴膏在消炎镇痛领域的渗透率不足10%,目前仍以口服、注射制剂为主。对比日本市场渗透率50-70%,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外用制剂替代口服药物趋势有望进一步加深,推动渗透率和市场规模逐步提升。

升级方面,国内市场正在逐渐从凝胶贴膏向热熔胶贴剂、全身起效的透皮贴剂迭代。目前我国透皮贴剂主要布局在硝酸甘油贴剂、可乐定透皮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剂等产品,国内透皮贴剂市场规模不足1亿美元,相较美国、日本存在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另外,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透皮给药仿制药产品,存量市场竞争预计加大,开发新药、对现有药品进行剂型创新,向新的适应症、治疗领域拓展增量市场是发展趋势。

  1. 中国透皮贴剂市场规模及未来增速

数据来源:智研资讯

我国的透皮贴剂主要以中药贴膏剂为主占比总市场比重达到68%,化药贴膏剂占比逐年增长。根据智研资讯数据,2022年我国药用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8.8%,2016-2022 年 复合增速为7.06%。

自2012年来我国药用贴膏剂行业供需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药用贴膏剂行业产需量分别约为40.0、39.0亿贴,分别同比增长5.8%、6.0%。产品均价方面,随着原材料中药材价格持续提升,药用贴膏剂产品价格提升,但是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规模化生产,药用贴膏剂产品价格上涨速度不快,2022年国内药用贴膏剂产品零售均价约为2.94元/贴。

透皮贴剂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中药贴膏的上游主要包括中药原材料(花椒、红花、人工麝香、颠茄流浸等)贴剂直接材料占到总成本接近50%。因此重要原材料涨价对公司的成本端具有一定负面作用。

产业链中游:中游主要包括中药以及西药的贴膏生产厂商,其中中药贴膏生产厂商包括奇正藏药、羚锐制药以及云南白药;西药公司包括:九典制药;目前中游以中药贴膏厂商居多(占据70%)部分具备独家配方以及品牌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优势较为明显。

产业链下游:下游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的方式向药店(OTC)占比66%以及医院(处方)占比34%销售,下游竞争力主要包括 :1)渠道终端覆盖率 2)经销商把控力 3)直销团队的激励措施。

国内A股透皮贴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分析

羚锐制药 600285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情况

数据来源:2023年公司年报,

从收入结构上看,羚锐制药的营收主要由贴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四大产品组成。2023年总营收33.11亿元,其中贴剂收入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6.91%,营收占比61.83%,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年-2023年,羚锐制药始终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05%、21.04%、10.55%、11.08%、28.7%、22.09%,成为A股市场唯一一家连续6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的中药企业。2024年一季度,羚锐制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15.27%;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1.98%。

其中,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贴片产品)作为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四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2022年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2.59%、48.36%、39.28%、30.68%,2023年合计销量超10亿贴,稳居龙头位置。化药贴膏剂方面,芬太尼透皮贴剂是羚锐制药首款麻醉镇痛类贴剂产品,适用于肿瘤中度到重度的慢性疼痛。目前国内共有三家企业生产芬太尼透皮贴剂,包括羚锐制药,西安杨森和常州四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家规定麻醉药单方制剂只允许1~3家生产,因此国家不会再审批其他企业进入。羚锐制药是国内唯一从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生产的公司,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2、奇正藏药 002287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以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铁棒锤止痛膏为主的外用系列产品,以及红花如意丸、如意珍宝片、十味龙胆花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仁青芒觉胶囊等口服藏药、中药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营收的99%来自经销模式。该公司业务上与羚锐制药最为相似。

3、九典制药300705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药品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致力于“药品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的一体化发展。

2023年度,公司药品制剂销售实现销售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 15.86%。其中,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化学贴剂:主治骨关 节炎、肌肉痛、外伤后的肿胀疼痛)实现销售收入15.47亿元,营收占比69%,同比增长18.70%,在国内市占率第一。

4、云南白药000538

公司以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四大事业群为生产经营核心底座。2023 年末,公司迎来上市三十周年。上市三十年来,云南白药营业收入保持连续增长,从 1993 年的 0.58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391.11亿元,增长 673 倍;归母净利润从 1993 年的 0.1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40.94 亿元,增长314 倍。

公司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散剂)占据肌肉-骨骼系统骨伤类全身用药中成药零售市场份额 14.5%,市场排名第一;云南白药气雾剂在肌肉-骨骼系统关节和肌肉疼痛局部用药中成药气雾剂零售市场份额91.0%,市场排名第一;云南白药创可贴占外用止血类(含药)创可贴零售市场份额 66.5%,市场排名第一(数据来源:中康开思系统)。公司贴剂业务主要来自云南白药膏和云南白药创可贴合计12亿元,若加上云南白药气雾剂营收17亿,则公司经皮给药业务合计29亿元,占2023年营收391.11亿元的7.4%。

数据截至2024.06.25收盘

参考资料:中国医药物资协会2024.6.15 《2023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行业发展状况报告》

医药前途汇2024.01.25:《深度报告:透皮给药制剂的全球市场格局及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司东海 执业证书:A0680624040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