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3月18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3.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延续了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不断突破新高。”总市值逼近100万亿大关,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2024年我国GDP总量达1349084亿元,将A股总市值与GDP总量相结合,并参考“巴菲特指数”,我们对A股未来理论上的上涨空间做个简单的分析。
1、“巴菲特指数”:衡量股市估值的关键标尺
市场有个众所周知的指数,叫“巴菲特指数”。它指的是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值,被视为衡量股市整体估值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传统观点认为,当该比值处于70%-80%时,股市估值较为合理;若超过100%,则股市可能存在一定泡沫;低于50%,则意味着股市可能被低估。截至当前,A股总市值超过100万亿,以2024年GDP总量 1349084亿元计算,目前A股的“巴菲特指数”约为74.12%。这一数值处于70%-80%的合理区间下限附近,从“巴菲特指数”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具备一定的向上空间。若以“巴菲特指数”达到100%来计算A股理论上的点位,假设GDP总量以2024年的134.9万亿元为基准,在相对短期内不出现大幅波动(考虑到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目前并无明显大幅波动的趋势),当“巴菲特指数” 达到100%时,A股总市值应达到134.9万亿,即总市值需增长约34.9%。
2、总市值与上证指数的关联性
在探讨A股市场走势时,总市值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关联不容忽视。虽然二者并非呈现严格的线性关系,但存在较为紧密的正相关。以3月17日上证指数3426点为基础,根据历史总结出的比例关系,当总市值要增长34.9%时,按照这个假设的比例去计算上证指数的涨幅。例如,若历史数据显示在类似情况下,总市值每增长10%,上证指数大约上涨15%,那么总市值增长34.9%时,上证指数可能会增长到5221点。当然,这仅是一个粗略的计算,考虑到实际市场中,金融、能源等大盘蓝筹股对上证指数影响重大。在总市值增长过程中,如果判断这些权重板块表现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且中小市值股票的增长趋势也较为平稳,结合历史经验中市场整体的估值提升节奏等因素,综合判断后认为上证指数可能达到4500点甚至更高。
3、A 股历史上的“巴菲特指数”以及对比海外市场的提升空间
回顾历史,A 股市场的“巴菲特指数”有着较大的波动。在过去的一些牛市高峰期,该比值曾大幅超过100%。例如,在2007年大牛市时,A股总市值大幅增长,“巴菲特指数”显著高于100%,彼时市场处于极度亢奋状态,随后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而在一些市场低迷时期,该比值也曾降至较低水平。如2018年底,市场持续下跌,“巴菲特指数”处于相对低位,显示出市场的低估状态,随后在2019年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美国股市的“巴菲特指数”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美股的 “巴菲特指数”超过 150% 已成为常态。以2024年为例,美国2023年GDP为27.36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11月,美国股市的总市值(以Wilshire 5000指数衡量)为60.25万亿美元,其 “巴菲特指数” 高达220.21%。日本股市在 1989年底股市总市值达到了GDP 的140%左右,彼时日本股市处于泡沫巅峰,随后经历了漫长的熊市。相比之下,A股市场当前的“巴菲特指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宏观经济与政策对A股形成支撑和提振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 A 股市场的市值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蓬勃兴起,这些产业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将有力推动 A 股总市值的进一步增长。国家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使得更多优质企业能够登陆资本市场,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也为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从市场内部来看,当前 A 股市场的估值结构存在一定的分化。部分行业和个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和修复空间。例如一些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业绩有望改善,其估值也将得到修复。而一些新兴成长行业,尽管前期经历了一定的上涨,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市值也有望进一步扩张。市场的流动性也较为充裕,货币宽松政策以及市场资金的积极入市,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动力。
5、时代背景下A股增长潜力或得到释放
除此之外,在时代背景下,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或进一步激发A股增长潜力:
一是今年 “稳股市”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 “消费提振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通过稳股市来促进消费。这充分彰显了政府对股市稳定发展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层面为股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股市的波动以及整体下跌的空间将受到极大限制。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内部结构优化以及资金积极涌入等多方支撑以及特殊背景之下,股市向好的趋势值得期待;
二是中国资产重估有望持续。随着中国科技展现出强劲的追赶与超越之势,国内科技资产凭借前沿技术突破、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关键地位的逐步确立,其内在价值正经历深度重塑。与此同时,涵盖众多领域的中国资产,受益于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被市场重新审视与定价。在这一时代浪潮下,A股相关资产估值逻辑面临重构,有望为指数上行开拓广阔空间,进一步激活A股市场的增长潜力。
当然,股市的运行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的实际走势、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情绪等。但从基于GDP总量和“巴菲特指数”的分析来看,A股市场在当前阶段确实存在着可观的上涨空间。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市场机遇,合理配置资产,分享A股市场发展带来的红利。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