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咱们提到:“指数和板块呈现全线上行态势,但在成交持续萎缩的背景下,市场上攻力量匮乏,预计市场仍会有反复,而重心下移可能是当前阶段的主要特征。”今日来看,指数延续了短期的小幅反弹,但在市场成交相对低迷的状况下,自11月8日以来的重心回落趋势依旧持续。此外,临近年末,海内外众多机构纷纷对明年 A 股走势作出预测,总体在保持乐观的同时,更彰显出对慢牛行情的预期。在此情形下,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应再奢望疯牛行情的出现,而应在国内经济整体处于修复进程、流动性较为充裕以及企业盈利呈现整体修复趋势的大环境中,适度秉持多头思维,在当前市场震荡整理之际,积极布局跨年行情无疑是主要策略基调。
从全天的市场表现而言,指数低开后呈现震荡走势,盘中围绕昨日收盘点位上下波动,期间板块虽有小幅轮动,但并未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午后,券商板块一度出现异动,不过由于持续性欠佳,致使市场冲高回落。整体而言,指数延续了近两日以来的反抽态势,但因力度薄弱且持续性较差,指数反弹的动能在逐步衰减。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这两日的小幅反弹,此前的活跃股再度有所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短期市场情绪有所回升。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尽管指数有所反弹且活跃性小幅回升,但市场成交的相对萎缩,依旧是当前市场面临的关键问题。此前市场处于上行趋势时,成交额能够维持在 2 万亿及以上水平,然而当下市场成交已萎缩至 1.8 万亿以下,资金活跃度整体降低,进而导致市场迎来阶段性回落。在增量资金不足以及市场热情减退的双重影响下,市场短期内难有较大起色。
当然,从长远视角来看,当前总体仍处于此前短期拉升行情之后的震荡阶段,并且在经济稳步修复以及市场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目前尚处于牛市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快速上行之后出现回落亦符合历史的正常规律。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将目光放长远,聚焦跨年行情以及明年市场整体所蕴含的机会。
一方面,外资机构对明年国内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例如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的2025 年股市前瞻报告指出,沪深300指数明年底的基本目标位为4200点,其最乐观及最悲观预测分别为5000点及3130点。而高盛预测2025年MSCI中国指数将上涨15%,沪深300指数上涨13%,主要依据是每股收益有望实现7% - 10%的增长,同时估值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国内机构的乐观预期也已达成共识。诸如证券日报所报道的券商对明年市场的展望:中信证券以“站上起跑线”为主题,中金公司则提出“已过重山”,华泰证券强调“内需为盾,制造为矛”,中信建投倡导“凝心聚力,革故鼎新”,光大证券展望“政策风动,牛市在途”,开源证券则认为“长路漫漫亦灿灿 —— 牛市进入二阶段”。综合来看,尽管各机构对市场向好的预期程度存在差异,但海外机构对明年市场的乐观态度趋于一致。
因此,在当前市场缩量震荡的格局下,投资者切忌盲目追涨,更不应随意消极对待。对于投资者来说,可继续维持多头思维,积极布局跨年行情,同时精心做好明年行情的重要配置。具体而言,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期间,市场绕不开的话题便是跨年行情。通过复盘近 11 年的数据发现,仅有 3 次数据显示指数全绿,其余 7 次至少存在结构性行情,跨年行情出现的概率高达 63.63%。此外,在年底之前,两项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在政策预期的影响下,市场亦会因政策的推动而产生积极的变化。
在此情形下,投资者不妨重点跟踪以下几条主线:其一,密切关注化债方案落地实施后受益的行业,例如基建、公用事业和环保等领域。其二,随着内需需求的逐步提升,内需板块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其三,新质生产力领域。新质生产力作为全球变革进程中创新与进步的关键体现,蕴含着极为巨大的挖掘潜力。对于明年的配置而言,还可叠加并留意并购重组以及内需消费等赛道所蕴含的机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