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入夏!师生家长请注意

大连入夏!师生家长请注意
2024年06月23日 09:12 新闻大连

大连正式入夏

防暑降温提上日程

尤其是帮孩子做好相关防护

尤为重要

怎么识别孩子的中暑症状?

怎样照顾中暑的孩子?

一起学起来

↓↓↓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暑?

孩子们的身体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更容易中暑,原因有以下几点。

产热多

儿童的新陈代谢快,体内产生的热量多。

吸热多

相对于体重来说,孩子们的体表面积比较大,在高温环境下,吸收的热量也多。

散热慢

儿童皮肤上的汗腺发育尚不成熟,散热的能力比较差。

调节能力差

孩子们的体温调节中枢还在发育中,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够强。

哪些情况下儿童更容易中暑?

1.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封闭及强阳光直射的环境下。

2.夏天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军训的时候。

3.穿得太多,或者包被盖过多时。

4.体重超标或者肥胖。

5.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尿崩症、下丘脑损伤等。

6.以前中过暑。

此外,需特别关注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很小的婴儿或者有精神发育问题的孩子。

怎么识别并判断中暑程度?

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烧、肌肉抽筋、抽搐,甚至昏迷。

中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先兆中暑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有中暑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无意识障碍及器官损伤。

患儿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出现精神减弱、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38℃)。此阶段儿童神志清楚,无器官损伤表现。此时身体仍处于代偿期,及时正确处理后,通常较短时间内症状可消失;如果体内热量继续蓄积可进展为轻型甚至重型中暑。

轻型中暑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体温明显升高、有脱水表现,无意识障碍及器官损伤。

患儿体温明显升高,通常在38℃~40℃之间,出现脱水的表现,如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少尿无尿、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脱离高热环境,降温、补水,症状不改善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正确处置后,通常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型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这是最危险的情况,此阶段可有抽搐、意识障碍,伴有高热、多脏器功能障碍。

患儿体温可高达40℃以上,可出现肌肉痉挛、晕厥、昏迷、抽搐、胡言乱语、精神行为异常等肌肉及神经精神症状,可能合并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如血尿、消化道出血、皮肤淤血、瘀斑、休克、呼吸衰竭等。此阶段身体进入失代偿期,有致命风险,需立即转运至就近的大型医院救治。

儿童出现中暑怎么办?

先兆中暑时,通常经现场处置后症状可很快缓解,轻、重型中暑儿童需要去医院就诊。如果发现儿童有中暑症状,应采取“一搬、二降、三补、四转”的原则进行处置。

搬 运

脱离高温、高湿、封闭及阳光烈晒的环境,迅速把孩子从热的地方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应转移至空调房内。

降 温

快速有效的降温是中暑急救时最重要的措施,在发现中暑30分钟内应尽快将体温降至40℃以下。

降温方法包括:

脱掉一些衣物;

温水擦浴全身,可用风扇或空调增加对流、散热;

● 对于年龄较大、意识清楚的儿童,可采用洗澡浸泡的方法;

● 婴儿出现捂热综合征时,应立即迅速解开包被降温,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被。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通常是没有作用的。

补 水

儿童中暑常伴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该少量、多次地给孩子喝一些常温的水或电解质饮料,一次不要喝过多,否则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无法自主饮水者,可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评估下接受适量静脉补液等治疗。

转 运

● 对于重型中暑者,尤其是伴有高热、意识不清、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的儿童,应立即送到就近医院就诊。

● 对于轻型中暑经现场处置症状没有缓解的儿童,也应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儿童中暑?

环 境

夏季,儿童要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早晨或晚上户外活动,避免烈日当头的正午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

儿童在户外玩耍时最好待在阴凉处,可随身携带扇子或手持便携式小电扇。

高温、高湿天气时,应在凉爽的室内活动,如室内游乐场、室内游泳池等。

调整户外运动强度,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避免儿童单独待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高温天气时,家中使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并定期开窗通风。

衣 着

夏季应穿着轻薄、宽松、浅色、透气的衣服,及时更换掉被汗浸湿的衣物。婴幼儿选择轻薄包被,切忌过度捂热婴幼儿。

饮 水

保证孩子喝足够的水,以水或电解质饮料为适宜饮品,避免含酒精、咖啡或糖分过高的饮料,因为此类饮品会进一步加重水分丢失。

儿童还应避免大量饮用过凉的饮料,以免出现胃部痉挛。

饮 食

夏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休 息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活动。

不推荐药物预防中暑

没有药物可以预防中暑。

部分家长夏季会给孩子服用“防暑药”,目前医学上没有公认的药物可预防中暑,有些“防暑药”的辅料中可能含有酒精等不适宜儿童的成分,自行服用反而可能引起相关副作用。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对中暑所致的体温升高无效,不宜应用。

记住

预防中暑比治疗更重要

新闻大连编辑制作

资料:微言教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