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智库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智库
2024年08月23日 08:35 谋定论道·企业家论坛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智库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智库推荐候选研究员 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推荐候选研究员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国科院研究中心、国际科学院组织、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

当前,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并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本文旨在探讨建设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充分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是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国家最高领导人指出:“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这意味着,要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现需要在两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开放合作的双循环,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掌握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权。这是新形势下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同时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作用,促进国内外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实现全球高效配置。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有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充分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确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更大程度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更大力度拓展国际人才、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深刻理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才能更广泛、深入、全面地推进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一些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内向型政策日益增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遭遇严峻挑战,各国在科技和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争相抢占高地,全球化的动力正经历转型,国际经贸规则也在重构之中。

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与这一新角色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仍显不足,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亟待提升,这对我们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造成了障碍。面对新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审时度势;

全面认识、把握和利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这既是拓展我国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示我国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体现。

深入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必须更加坚定和精准地推出系列改革举措

“以开放促改革”是我们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开放常常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使被动改革变为主动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和深化阶段,我们需以更大的勇气突破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瓶颈以及政策创新不足等难题,进一步深化改革。

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改革,通过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主动开放和自主开放,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增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效应,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推动制度型开放,以制度和规则的开放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应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与国际规则接轨,衔接国际市场的制度体系和贸易模式,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准入限制。在对标国际标准、监管及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和模式,打造高水平的开放示范区。

还需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通过更大范围的开放,引导沿海、内陆及沿边地区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通过更宽领域的开放,持续深化商品、服务等要素流动,拓展资金、人才、科技等国际合作,完善要素市场的国际化配置,使商品等要素的开放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地发展和积聚我国经济的新动能,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正视国内问题更应对国际形势与挑战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策略与举措

在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现象愈演愈烈,对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此外,我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依然面临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建设一个创新性、可持续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推动贸易便利化,简化海关手续,降低贸易壁垒,提升通关效率,并扩大外资进入领域,吸引更多外资;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升人才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新的举措是: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通过深化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外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随着改革举措不断落地,我国能源市场的竞争机制、能源商品的定价机制,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的贸易流通机制等将更趋完善,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均将大幅提升。

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降低贸易壁垒,优化政策环境,为国内外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新经济”越来越隐性化、智能化、科技化,导致对其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创新“新经济”监管模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坚持沿海、沿边、内陆协同开放,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增强贸易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生态服务体制,畅通企业出海新通道;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强化国际经济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我国将走出一条创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