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之战——毒品犯罪案例丨“带毒邀约”

无烟之战——毒品犯罪案例丨“带毒邀约”
2024年06月17日 11:48 云南法制报

今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今年6月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在第37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即日起本报推出“无烟之战——毒品犯罪案例”报道,旨在通过以案释法,让禁毒宣传进万家。

“我们是警察,别动!马上停下!”贩毒嫌疑人丢下摩托车四处逃窜,民警立即追上去围追堵截,将嫌疑人按倒在地上。这是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在抓捕时的惊险一幕。

近期,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对外通报一起运输毒品案,该案历时2个多月跟踪布控,民警辗转芒市、盈江县等地,最终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缴获毒品5.6公斤。

“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来到侦办此案的芒市边境管理大队,了解该案侦破始末。

线索 神秘出租屋

时间回到2023年7月,一日,芒市边境管理大队接到一条线索,一个境内外互相勾结的贩毒团伙正在密谋运输一批毒品到内地,或从芒市芒海镇边境一线走私入境,但具体情况不详。

获取线索后,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对信息进行核实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并派出侦查员前往芒海边境一线开展重点侦查和布控。经过线索梳理,深入查证研判,最终将目标锁定为盈江籍男子尚某保。尚某保,40岁左右,盈江本地人,有犯罪前科,平日行踪不定。

“我们通过侦查发现,以尚某保为首的贩毒团伙频繁往返于芒海边境一线,每次只带少量毒品入境,通过摩托车运输的方式将毒品运往盈江县城某出租房。”专案组民警老毛说,可是,尚某保为何要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运输毒品呢?难道是要以少积多,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伺机运往内地?一个大大的问号在专案组民警脑中出现。

沉寂半个月后,民警通过侦查发现,这几人从境外纵深地区购买毒品,然后从边境小道分批将毒品贩运入境,再转运至盈江县某小区出租房囤积。团伙组织者尚某保坐镇盈江县,通过遥控指挥马仔与境外毒贩完成毒品交易。

为了摸清此次贩毒团伙的架构、充实证据链条,实现人赃并获,专案组对可疑人员进行筛查和研判分析,基本锁定了尚某保就是此贩毒团伙头目。该团伙大多贩卖的主要是冰毒和海洛因,且每次贩运毒品数量不等,一条由境外经芒市到盈江的贩毒网络渐渐浮出水面。

形影不离的两人

德宏州地处中缅边境,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国境线长503.8公里,历来是我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

在对尚某保进行侦查的过程中,民警发现一名给尚某保开车的男子时常跟在他身边,几乎形影不离。该男子叫尚某约,两人系堂兄弟,并无正业。每次去出租房,两人不会耽搁,进去一两分钟便出来驾车离开。

“全天24小时的严密监控,我们基本锁定了囤积毒品的出租房区域。但是那里人员复杂,巷多路窄,出租房和岔路口众多,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摸排,不能锁定毒品囤积的具体地点。”民警阿斌介绍说。

2023年8月20日一大早,尚某保独自驾车向高速公路方向驶去,民警侦查发现车上没有其他人。1个小时后,车子从遮放收费站下了高速,随后向芒海镇方向驶去。在行驶过程中,尚某保一路走走停停,不时观察过往车辆。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民警不得不采取几辆汽车、摩托车轮流接替的方式进行跟踪。30分钟后,尚某保在一座大桥旁停车,下车后钻到桥下走了一圈后返回。侦查民警认为,这是尚某保在交易毒品前进行实地探路。

破局 邀约好友运毒

“有点东西要带去昆明,事成之后不会亏待你。”“风险太大了,我不敢带。”……3天后,侦查民警发现,尚某保的堂兄弟尚某约通过微信联系其好友尹某科,让其帮忙将毒品从芒海带到盈江,事成之后给予报酬。尹某科听到是毒品时,当即表示不做,拒绝了尚某约。

民警侦查发现,尹某科是盈江本地人,无业,平日打零工为生。之后的日子里,尚某保两兄弟一如往常。没有动作就没有进展,也没有突破口,案件陷入僵局。

“老毛,他们有动作了。”8月21日这天,民警侦查发现尚某约再次联系尹某科,请他帮忙去芒市遮放镇拿毒品带到盈江,尹某科表示不敢带到盈江,只敢带到遮放镇,两人商定将毒品拿到遮放镇后,给尹某科2000元报酬。之后尚某约将此事告诉了堂哥尚某保,拿了5000元报酬后分给尹某科2000元。

侦查民警不动声色,秘密跟踪。8月22日9时许,尹某科和尚某约二人驾驶一辆蓝色二轮摩托车从盈江经陇川到遮放,等待尚某保告诉取货地点。

较量 隐秘的暗战

“他们进药店了,B组跟上。”“收到!”“两名嫌疑人只买了口罩和两副手套。”8月22日12时许,民警发现尚某约接到一个电话,之后,两人驾驶摩托车朝芒市芒海镇边境线方向驶去。

“他们两个今天一定有所行动,你看摩托车上有个背包,跟住了。”在从遮放行驶至芒海方向3公里处,两人下车在路边的树林里寻找东西,5分钟后,民警发现两人提着一个编织袋向摩托车走去,在简单捆绑后,两人驾驶摩托车向遮放方向驶去。

为了抓捕两人,防止尚某约路途丢弃毒品或民警跟踪不上等情况发生,专案组分成几个小组,在嫌疑人的必经之路上紧急布控。

突然,嫌疑人驾驶摩托车拐进林间小路,跟踪民警车辆无法跟进,民警立即联系无人机组继续跟控。就在此时,一场大雨突降,无人机派不上用场,嫌疑人不知所终。人跟丢了,大家都很着急。

熟悉山路的民警小李立刻和专案组成员分析嫌疑人可能出现的路线和地点,大家兵分几路,立即前往目的地守株待兔。过了很长时间,嫌疑人还是没有出现。难道被发现了?专案组民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出来了吗?看清楚了?”“是他们,是他们,还拿着货。”“大家注意,他们过来了。”“抓!”很快,当尚某约到达某村头时,发现前面有人,两人想掉头逃跑,跟踪组迅速下车,看到眼前的民警犹如神兵天降,尚某约两人弃车,向路边的山里跑去。

尚某约刚跑出30米,就被冲上来的民警一个前扑按倒在地。“别动!别动!”尚某约用尽全身力气试图甩开死死压在身上的民警,但徒劳。

而尹某科则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成了瓮中之鳖。整个抓捕过程不到5分钟,民警当场从摩托车货架上的编织袋内查获毒品海洛因12块,净重5.6公斤。

讯问 “危险”的交易点

为了争取时间,民警立即对两人进行讯问。然而,在突审过程中,尚某约一改开始时的嚣张气焰,一下子变成了“哑巴”。经过民警强力说服“攻心”,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尚某约终于开口说话,并同意配合抓住同伙。

据尚某约交代,毒品是堂哥尚某保叫来拿的,答应事成之后,支付5000元报酬,而自己拿出2000元给尹某科。

“他说晚上10点多钟在盈江某广场交货。”大家立即赶往盈江。一路上,专案组发现某广场比较空旷,万一尚某保身上携带枪支等危险物品,一旦暴露,情况会变得难以控制。考虑再三,专案组决定派出巡逻车去某广场开展日常巡逻,通过打草惊蛇,惊扰收货人更改交易地点。

波折 “老板”消失

果然,在当天晚上11点多,尚某约接到收货人电话,更改收货地点为某大桥。“他会不会把毒品扔到桥下面销毁证据,或者跳桥,那就前功尽弃了。”民警只能再次想方设法惊扰收货人更换地点。但,这个决定是有风险的。

时间已是半夜一点多,如何更改交易地点?专案组联系了附近的派出所,请求派出所开着巡逻车到交易地点附近的某大桥旁开展巡逻。

专案组让尚某约给尚某保发信息,让他到盈江县某翡翠城旁接货,但尚某保一直没有回复。半个小时后,尚某约打电话联系尚某保,但对方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是不是暴露了?还是其他原因?”民警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

“看似一次简单的抓捕行动,但先期摸排、准备工作,花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专案组民警老毛说。

凌晨3时,专案组民警几经辗转等待了1个多小时后,收货人并没有出现,而且手机关机了。此时,专案组民警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继续盯着尚某保的动向。从深夜到第二天上午,民警没有合眼,加之不停地奔波,已累得筋疲力尽。“当时,我们最想做的事就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哪怕只有一两分钟都行。”事后,办案民警小姜这样说。

次日中午,尚某约的手机终于响了起来,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了进来,约定尚某约在县城某麻辣烫店见面。这个消息让整夜没合眼的民警兴奋起来。

收网 形迹败露

按照约定,尚某约在专案民警的安排下来到县城某麻辣烫店。20分钟后,尚某保将车停在停车场,随后,步行至餐馆附近,其间还不时向周围张望。在见到尚某约的那刻,尚某保脸上还带着笑容,当尚某约将毒品交到尚某保手里的那一刻,专案组下达了“各组行动”的指令,埋伏在附近的民警迅速将尚某保控制。尚某保说:“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我愿意配合你们。”

据尚某保交代,他想把毒品卖到内地,但一直找不到卖家,于是决定先囤货再慢慢找卖家,没想到那么快事情就败露了。

近日,德宏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尚某约等人贩毒案件进行宣判,尚某保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尚某约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5万元;尹某科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万元。

编辑:杨箫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