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储蓄国债认购“火爆”,背后说明了什么?

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储蓄国债认购“火爆”,背后说明了什么?
2024年05月16日 10:39 郭施亮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在即,从发行的期限来看,主要是20年、30年和50年。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太长,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它的投资吸引力反而比不上储蓄国债。

从投资安全性的角度分析,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安全性比较高,甚至比银行大额存单、银行定期存款等投资渠道的安全性更高。

从流动性的角度考虑,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流动性不是特别好,投资者仍需要警惕提前赎回的成本因素。与此同时,持有时间少于半年,也会承受不付息的风险,如果持有期限超过了半年,那么将会按档付费,意味着持有期限越长,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

从收益率的角度分析,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收益率或高于大额存单或银行定期存款。但是,在超长期特别国债享有较高收益率的背后,投资者需要承受较高的时间成本,若投资者选择一直持有下去,那么将需要等待多年的时间,持有成本非常高。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相比,储蓄国债的投资吸引力却明显高于超长期特别国债。从投资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无论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是储蓄国债,都是具有比较高的投资安全性。

再看看储蓄国债的投资收益率与投资流动性的情况。

一般来说,储蓄国债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而且投资收益率略高于其他稳健或者保守型的投资品种。所以,从投资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储蓄国债的投资性价比会更明显。

从今年4月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的情况分析,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家对储蓄国债的喜爱度比较高,而且持有期限也满足了不少投资者的真实需求。

为何储蓄国债会受到市场各方的认可。归根到底,还是与它的投资回报预期有关,同时也与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换言之,如果存款利率出现触底回升的走势,或股票市场出现显著上涨的行情,那么储蓄国债的投资吸引力也会明显下降。

在投资安全性、投资流动性以及投资收益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储蓄国债的投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纵观当前国内市场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是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整体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靠谱且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品种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是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并未展现出显著回升的走势,对其他投资渠道的资金分流影响也是非常有限。

回顾2007年、2015年的市场环境,在股市行情处于显著上涨的过程中,股市、基金市场对其他投资渠道的资金分流影响是相当大的。从本质上分析,资金都具有强烈的逐利需求,哪里存在获利的机会,资金就会往哪里去跑。

在储蓄国债认购“火爆”的背后,依然与“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现象有关。即使大量资金存在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但因可靠的投资渠道有限,所以对不少资金来说,依然会选择稳定性更强的储蓄国债、大额存单,并不愿意轻易投资股票或基金。

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创出了多年来的新低水平,银行的赚钱难度也开始变难了。对投资者来说,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有不少,但多年来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保值增值效果的,依然是少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