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应对强降雨,不可等闲视之

评论|应对强降雨,不可等闲视之
2024年06月18日 15:02 郴州新闻网官方微博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近期,南方雨水不断,北方高温持续。6月以来,受副高偏强及北方持续高温少雨等因素影响,全国降水总体呈现南多北少分布,南方中小河流超警多,华北和黄淮旱情快速发展。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越来越强,不论城乡,都不可等闲视之。

每到汛期,内涝往往相伴而来,影响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住“海景房”、“划船”去上学,这些调侃背后,是市民的无奈。尤其是眼下正值中考,各地都应当密切关注降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考务组织、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每一位考生在安全环境下应试。

城市内涝真的无解吗?其实不然,常德就是一个例外。就在6月12日,常德突降暴雨,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排水所快速响应,连夜启动江北城区35座雨水泵站全力排水。凭借科学调度和得当处置,本次降雨未给江北城区带来内涝。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在降雨时能就地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时把吸收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和产业发展,这种应对方式让城市具备卓越的弹性和韧性,应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改造的必由之路。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复杂。本轮降雨中,全省各地已经组织危险区群众8300多人避险转移。从受灾现场的视频、图片来看,因山体滑坡、地质塌方等次生灾害导致房屋倒塌、田淹棚毁、电断路阻是主要风险点。为此,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应加快抢修排险,及时恢复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和通信,为抢险救灾高效顺畅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洪水淹过的稻田,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田间排涝、抢种、补种、改种,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应对强降雨,人防、物防和技防固然重要,但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每一个个体。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进行防汛知识传播;在社交媒体设置议题,鼓励公众分享防汛知识和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当下,不局限于被动“灌输”,而是对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风险隐患保持高度警惕并提前防范,才能不立于“危墙”之下。

来源:湖南日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