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了,南市区的兄弟们还在吗?

24年了,南市区的兄弟们还在吗?
2024年07月05日 22:15 上海潮生活

在老底子的上海人圈子里

南市区是神一般的存在

曾是上海zui古老的市中心、

历史追溯可达700年、

1999年的人均GDP位列上海第①、

豫园、外滩、老西门、陆家浜、小南门...

魔都有名的地标,几乎都是老南市的地盘

这里还有早年间

“上海县城”的zui后一段城墙

元代建立,以抗击倭寇为目的

解放之后遭遇大面积拆除

只有这一片得以保留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那块地界原住民自我介绍时

都会骄傲的加上一句:

阿拉老早是南市的

然而,自从2000年的一道文书下放

“南市区”这三个字在上海地图中彻底消失

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区”

也变成了黄浦区的一个地块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20多年前的这波操作

310102的身份证成为“历史绝唱”

也让00后甚至95后出生的魔都囡囡

只能在长辈的只言片语中

片面的了解属于TA的风情

论起南市区存在过的实锤铁证

为连接浦东新区和南市区南码头而建立

至今仍未改名的过江通道“南浦大桥”

应该在魔都人心中榜上有名

图片来自:摄图网

即使现在的“南浦大桥”百度百科资料

已修改成“连接浦东新区与黄浦区”

但驻扎于根的南市魂却从未消散

一代魔都人心中仍然记得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在上海市中心,有一辆11路公交车

TA曾扎着两根“小辫子”

坚持沪语报站,从南市区时代出发

平稳又意外地驶向黄浦区年代

作为公交枢纽里为数不多的环线

TA圈起了200公顷的老城厢

8座不复存在的城门

化作了11路站牌上的8个站名

图片来自:上海交通

TA还是当年310102们的主力交通

不管人在哪里,只要能坐上11路

兜兜转转总归能回家,要考虑的

无非也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大多数南市人的人生起点

都是从方斜路上的

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开始的

1884年建立的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是中国历史zui悠久的妇产科医院之一

因为医疗实力过硬和地段优势

不少南市区的妈妈

都选择在这里迎接他们的宝宝

310102的童年,大多是

在这些看似拗口难念

实则用足“谐音梗”的弄堂

奔跑着、跳跃着、打闹着度过的

例如外咸瓜街,就是因为

当年很多宁波人聚集于此卖咸鱼而得名

另有火腿弄、面筋弄、西钩玉弄、天灯弄...

光看名字就能猜到当年这条路上的风景

但经过这些年的城建改造

那些属于弄堂的风景开始渐渐消失

成片晾晒的衣物、随处摆放的电瓶车、

饭点飘出的饭香,夜里出现的洗发水味、

孩童结伴玩耍嬉闹的笑声...

那些弥漫在弄堂的回忆

在南市人的心中,仍然鲜活又生动

这些在回忆里生灵活现的景象

都是南市区人心中不能磨灭的光

当推土机的轰鸣声

进入这方局促但丰富的小天地时

上海囡囡们平时跳皮筋的基地

阿姨爷叔们饭后噶散户的宝地

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

每一批南市人离开时,眼里多少带着

些许搬新家的欢喜,还有离别的惆怅

现在当他们经过外滩BFC、外滩SOHO

还会一脸自豪和别人说:

“各是阿拉老早住的地方。”

偶有几户守着老房子的

有时也会期待房子拆迁的降临

领一笔不薄的拆迁款

搬到居住条件更好的新房去

说完了310102的起点和童年

就该聊聊学生时代的他们了

考上就能在弄堂扎台型的大同中学、

办校历史悠久的敬业中学、

因男生班闻名的市八女中、

中国人办的第①所新式小学梅溪小学...

当年一起在南市区读书的同学

你们现在还在联系吗?

谈到南市区的学校

就不能不谈谈西南角的文庙了。

那是学生放学后都会去的“人间天堂”

如果孩子放学不回家

基本去那里就能“捞”到

文具店、旧书店、小吃店、大头贴店

几乎布满整条街,一到周末

更是人多的根本挤不进去

一眼望去全是边逛边吃边逛的学生们

当时回家晚的宝宝们

应付父母的统一话术也基本都是:

“哎哟我帮同学一道去文庙,

去看学习要用的参考书的呀!”

文庙的老吃货们

一定不会忘记那碗梦花街的馄饨

这个被沪上老饕食客誉为

“上海滩10碗zui好吃的馄饨”之一的小店

门前总是为爱而排的长队

小时候,妈妈如果不想烧菜

都会去那里买上几盒生馄饨回家煮

再撒上一点蛋皮、榨菜还有开洋

汤头和馄饨一起入口,咪道老太灵额!

藏在文庙深处的胖子面

也是附近居民口口相传了14年的好味道

浇头拉满、汤头浓郁,还有老师傅坐镇

用朴实又真诚的方式

造就获得满堂好评的“一碗好面”

红烧牛肉面和美味大肠面是店内必点

卤得恰好的牛肉和大肠头

与筋道细面相互结合

组成了“好面不怕巷子深”的传奇

除了梦花街和胖子面

那年街上的奶茶、香酥鸡、碗仔糕、菜饭

都牢牢收住一波死忠粉

各位老南市们,你们还记得那些年

陪你吃遍这些美食的是谁吗?

学生们总是逃不脱的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压力

文庙(又叫孔庙)也能得到缓解

还记得有重要考试前

都要来这孔庙里拜拜孔子

给足自己心理暗示,才能安心赴考

还记得考完期末考后的闷热暑假

一定要和同学们相约敬业游泳馆

狠狠游上几个来回,好好清凉一下!

结束了学生时代,310102正式步入社会

在“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年代

他们都选择住在南市

每天要乘坐轮渡往返浦东上班

(当时的多个大厂位于浦东)

轮渡是当时zui便捷的交通工具

东门渡轮渡、十六铺码头

每天上演着上下班早晚高峰

据说当时的职工一早就拖着自行车

等在渡口等着去上班

像极了现在的魔都社畜上班挤地铁

出了地铁站扫共享单车的模样

一天的繁忙工作结束后

就迎来了属于南市人的快乐夜生活

1982年建立的全泰服饰鞋业百货

曾是一代人的时尚天堂

下班后拎着他们家的购物袋走在街上

就如同叠加“时髦BUFF”,变身耀眼崽

南市第①家具有甲等放映技术的蓬莱电影院

可以说是小情侣们的约会圣地啦

斜对面的溜冰场,也因此有了好生意

情侣们看完一场一毛五分的电影

马上就能开始罗曼蒂克的下一趴

民以食为天,南市人也不例外

平日聚餐优选大富贵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天天都在排长队

路过买上几个熟食,再加一份本帮浇头面

一顿吃完色色一一

老底子吃货们都懂的

要是到了夏天的夜宵时间

那必定是要去那些年

号称“龙虾一条街”的寿宁路

恰老多老多小龙虾的呀!

每天下午都能看到

小工蹲在门口清洗小龙虾

天色一黑就把桌椅搬到街边

随着夜色降临,桌椅也被人群占领

提前备好十三香调料和小龙虾

在大火与铁锅的调和下

变成了这个夏天zui美好的氛围神器

图片来自:摄图网

冰啤酒、小龙虾、螺蛳、毛豆...

都是那些小风吹拂,温度适宜的夜里

提及率顶顶高的几个名词

图片来自:摄图网

现在被大面积拆迁的寿宁路

已经没了“美食街”该有的气质

与龙虾相关的店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家左右

寿宁路的小龙虾,随着南市区的消失

也慢慢的,慢慢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老早的南市区很小

小到在地图上看只有一丢丢;

但老早的南市区又很大

大到小编只能写完TA的冰山一角

即便那年的“南市之光”

现如今已被冠上黄浦区的前缀

但关于南市区的故事与美好

依旧有内心燃有熊熊“南市魂”的310102记得

和大家聊聊

你对南市区印象zui深刻的地方是哪里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