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辛亥革命元老蒋群小传

九江文史 | 辛亥革命元老蒋群小传
2024年09月30日 20:49 -冯晓晖-

文 / 冯晓晖

“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冯晓晖”“浔阳叙话”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本篇首发于《九江日报 · 长江周刊》2024年9月29日,总第1002期。

《申报》1933 年 10 月 5 日

《警备部参谋长蒋群略历》

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已由吴兼司令委蒋群继任。蒋氏号君羊,赣人,系江西武备及保定陆军等校毕业,军学湛深尤善属文。为辛亥与林森、李烈钧、吴铁城等在九江共同起义之老同志,历往江西军政府帮办军务、全赣学生北伐军司令,民五在粤参朱子桥将军幕任参议。适张勋复辟难作,氏为首先建议主张迎总理及国会海军南下护法之一人,极为总理所器重,叠任大元帅府参军、大本营参军建国军宪兵司令等职。民十五北伐军出赣、孙传芳重兵玩(顽)抗,由氏独身任重要破坏工作得收奇效。蒋总司令复任,氏为行营参事、举划颇多。惟素淡泊,家居休养近五六年。吴司令钦其品学,特以参谋长一席相畀,闻者莫不庆其得人。

以上这则刊登于民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申报》的个人简历,发表于 1933 年,现在读通倒是不难,读懂就需要对中国近代史有足够的了解。而其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事件很多,文中的“吴兼司令”即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吴铁城,其余的林森、李烈钧等等,都是在近代赫赫有名的同盟会元老,民国政府高官。这些人物已在本报的《历史回眸》系列中分别讲述过。

这位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并曾在孙中山手下担任宪兵司令的蒋群是什么人?目前极少有文章讲述他,即使在他的家乡九江。各类百科网站上也查不到他的信息,笔者所能找到的这张照片,竟是如此模糊。

蒋群像 供图:冯传银

然而,他却是位推动过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在任何一本有足够厚度的讲述辛亥革命史的书籍中,一定会出现他的名字,而且还很靠前。

蒋群,九江市濂溪区五里街道三垅村蒋家人,字不党,号君羊,生于光绪九年八月初十(1883 年 9 月 10 日)。他早期受教育情况不详,大约在 1902 年就读于江西武备学校(后改为陆军小学堂)。这所学校是清廷开办的培养新军的初级军事学校,江西武备学校的最著名的学生是后来任江西都督的陆军二级上将,武宁人李烈钧。李比蒋大一岁。

江西陆军小学堂 图源:知乎

其后,蒋群入保定军校就读,成为的近代中国最早一批新军军官。毕业后,他被派往江西南昌任职。在一次操练演习中,他结识了保定军校的校友马毓宝,相互交好。马毓宝后来升任新军五十三标标统,镇守九江,马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九江军分区副司令员。蒋群在江西督镇公所任职,在此期间与江西巡抚冯汝骙(读“葵”)多有接触。后来,蒋群被派往云南任军职,不清楚在哪个阶段,他加入了孙中山建立的同盟会。笔者认为在云南的可能性较大。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蒋群遇到了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并成为其中重要的角色。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恰巧,刚满 28 岁的蒋群从云南经贵阳、长沙、汉口返九江。

据说,蒋群是在汉口坐船时看到江对岸武昌冒出的火光,知道武昌同盟会已经起义。当他第二天到达九江后,带来的最新的消息,并立即鼓动他的朋友、九江标统马毓宝响应起义。其后又串联九江同盟会员林森、吴铁城等,发动新军、警察等准备起义,这其中很多军官是蒋群的军校同学,林森等人又和蒋群是同盟会员。

马毓宝像 图源:维基百科

可以说,若没有蒋群的鼓动和沟通,驻军和同盟会员之间很难做到彼此信任,协同行动。10 月 23 日,九江驻军发动起义,顺利攻占道台衙门。九江成为湖北省外全国第三个起义的城市(长沙、西安于 22 日起义)。九江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义的主要鼓动者蒋群因此也被载入史册。

起义后,蒋群拟定了九江军政分府组织大纲。大家共同商议马毓宝为九江军政分府都督,蒋群任帮办军务兼参谋长,吴铁城为总参议长,外交由林森负责。

据说,外省来的且为旧式军人的马毓宝极力推举蒋群当都督,蒋群却只肯当副手。为了让马毓宝坚定革命决心,他亲手将马的辫子剪断,以绝其后路。

数日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的李烈钧赶到九江参加革命。因李有担任军官及教官经历,资历更老,又是蒋群的同学,蒋群主动将参谋长位置让出,自己改任参谋官兼学生义勇队大队长。不久,李烈钧担任九江海陆军总司令,步入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光华日报》1848年10月10日

10 月底,蒋群等人率水军进攻南昌,声势浩大、全省雷动,到达前一日,南昌革命党发动起义,继而全省光复。在新政府中,蒋群曾任江西军政府帮办军务、全赣学生北伐军司令等职。1912 年初,蒋群率领江西学生军前往南京参加进攻清政府的北伐,后因清政府倒台而中止。1913 年,段祺瑞政府授予蒋群上校军衔。1916 年,蒋群在广东粤军里任参议等职位。后受到孙中山赏识,担任大元帅府参军、大本营参军、建国军宪兵司令等职位,这是他一生中另一段辉煌。1924 年,蒋群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他是引导护柩人之一,算得上是政界名流。

图源:《孙中山全集》第11卷

1926 年,蒋介石誓师北伐,蒋群回到江西,做内应、鼓动、破坏工作,为蒋介石击败孙传芳做出贡献,其后任北伐行营参事。

后来的几年,这位孙中山赏识的老部下,辛亥革命的功勋人物竟沉寂下来。他从军界退出,回到九江,当起了乡绅,管些闲事。今天关注龙开河铁桥建设,明天担任九江城墙拆迁办主任,后天又跑到庐山上当什么管委会主任。大约是名人的缘故,新闻报道上还有他的名字。笔者猜测,这与蒋介石执掌军政大权后,排挤国民党元老和孙中山跟随者有关,李烈钧、林森等人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走下坡路的。

吴铁城在担任上海市长期间 图源:知乎

1932 年,蒋群到达上海,又成为社会名流,参加各种活动。1933 年,他就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一职,司令则是当年一起在九江闹革命的老朋友,曾担任过九江军政长的吴铁城。蒋群另一位老同学,他曾经让贤的李烈钧也在上海,蒋群时常代表李烈钧出席活动。显然这个圈子在相互照顾。值得一提的是,九江辛亥革命另一位元老林森,在 1931 年就任国府主席。

抗战期间,蒋群的名字在报刊中消失了,据说因为有通共嫌疑被蒋介石软禁在南昌三年。他的名字最后一次在大报上出现,是在 1946 年 9 月,国防部发布公告,蒋群被评定为中将。其实这次授衔是裁军,拔高给个将军名衔,发点退休工资打发回家。评定的将官有数百人之多,第一位是陆军上将冯玉祥,蒋群排在陆军中将第九位,这名单的排位,也体现了蒋群这位辛亥革命功勋人物的历史地位。

《申报》1946年9月3 日

1948 年,蒋群在上海逝世,享年 65 岁。

由于笔者所能查询到的资料有限,很难对蒋群这位历史人物进行多方面的描摹。总的感觉,蒋群是那种在历史的关键点上机缘巧合出现的人物,或者是运气、或者一时的决断,他影响了历史。之后,或许是机缘,或许是自身的能力,他未能写就更光彩的故事。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太少,往上走,也更残酷,到蒋群这一步,得善终,也不易了。

能力是一方面,命运更是性格决定的。蒋群或许是那种典型的识时务者和背后的操控者,他极会利用同学、同党、上下级的关系网,长袖善舞,造势而为,又很懂得掌控舆论,有胆识、有计谋,但也不肯当出头鸟。江西光复,流血最少,蒋群之功不可没也。

有没有发现,他是个很“九江”的男人?

最后说个轶事:蒋群有三位妻子,大夫人叶氏,二夫人芳氏,三夫人张氏。三夫人后来跟着蒋群在上海居住,大夫人和二夫人则被蒋丢在九江。大夫人叶氏未育,二夫人张氏据说曾是蒋的丫鬟,为蒋生了两个儿子。其中次子名蒋义纯,读过大学,年轻时因失恋而精神错乱。五六十年代时,他时常沿街疾走呼号,有时竟是裸奔,故号“蒋疯子”,老九江人大多知道他的故事。

关于蒋群儿子蒋疯子的故事,您可阅读本系列之前发布的两篇文章:

《浔城故事 | 陈新代——“蒋疯子”轶事》

《浔城故事 | 伍恩奇——“蒋疯子”》

后记:

写这篇真累,史料太少,在故纸堆中翻了很久,也就这些东西,其中必有谬误。然而,这些为国家社会做出过贡献的,有影响力的本土的历史人物,若是被埋没了,也只能怪我们生活在九江的后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