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也说庾亮与九江

九江文史 | 也说庾亮与九江
2024年10月26日 21:11 -冯晓晖-

作者:李庐英  编辑:冯晓晖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公众号自动回复。

江西省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之滨。这座有着二千多年的江南文化古城,不光山水相映,美丽如画,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它辉煌的历史画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形象与他们的人生故事。庾亮与九江,就是九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涌现出的一朵小浪花。在九江市浔阳区,有一段路、一座楼是以庾亮的名字来命名的,它就是“庾亮路”、“庾亮楼”。

曾经开设茶楼的庾亮楼“庾亮楼”位于九江市浔阳区四码头,与长江之水仅隔一条马路。这是九江最早的古楼,有着九江第一楼的美誉,也是古代江州名胜美景之一。现在的庾亮楼是在2007年,在毗邻古浪井的旧址上,第七次建立起来的。它延续了庾亮楼的历史文脉,是一座仿宋式风格的楼阁。庾亮楼有着近1700年的历史。它比九江浔阳楼早几百年,比锁江楼早一千多年。据说古代文人墨客,商旅往来之人多登楼眺望,临浩荡长江,沐清风明月,诗兴与酒兴齐迸发,留下了不少墨宝诗作,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庾楼晓望》: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还有宋代苏轼的词《点绛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还有清代赵翼《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庾公楼。

庾亮楼浔庐餐厅开业  编者摄于2024年5月“庾亮路”位于闹市区,从四码头一直延伸到能仁寺,南北方向。四码头北向一段叫庾亮北路,能仁寺南向一段叫庾亮南路,它们皆因“庾亮楼”而得名。为什么在九江城区要以“庾亮”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一段路?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关联?据史料记载,庾亮(289年——340年),字元规。东晋颍川人(今河北鄢陵西北),为北方南迁士族子弟。是东晋时代的名士、名臣、权臣人物。曾经在九江聆听了一场文化学者钱双成老师的讲座,听到他梳理、总结出“庾亮”人生轨迹中的七个不凡,很认同其观点,概括如下:1、出身不凡,官宦之家。2、相貌不凡,姿容俊美。3、谈吐不凡,善谈玄理。4、举止不凡,严肃遵礼。5、经历不凡,皇帝重用。6、性格不凡,峻刻严厉。7、轶事不凡,拒卖的卢。通过钱双成老师的梳理、总结,一位东晋朝代的名士、名臣、权臣人物形象跃然而出。

庾亮手迹《淳化阁帖》而庾亮与九江的关联,却是因为一场战争。历史上的西晋东晋时期是比较混乱的朝代。西晋51年,东晋104年,两朝加起来才155年。可就是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世族权贵之间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战争。连绵的战争,让老百姓生灵涂炭,苦不堪言。朝政的昏暗,导致政局不稳,天下很不太平。当时的九江境内,已先后设立了郡、州,“江州”就是当时九江的古称。毗邻江州的还有今天邻省的一些区域,如当时的荆州、豫州、益州、梁州、扬州、广州等等。公元325年,庾亮任中书令。成帝(也即他外甥)对他非常信任,凡朝中大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此时,他已执掌朝中大政,为朝廷中的权臣了。公元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镇守历阳的苏峻对朝廷心生不满,意欲谋反。此消息密传到京城。庾亮不听大臣们意见,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想骗苏峻进京做大司马。苏峻接通知后敏感到朝廷对自己生疑,于是索性发兵进攻都城建康(今南京)。由于庾亮对叛军的力量预判不足,尽管他督都军迎战,但苏峻很快就攻陷了京城,庾亮战败,乘小船逃至寻(浔)阳湓口城,时任江州刺史温峤处。温峤当时据守在江州,为江州刺史。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之前听闻苏峻叛乱,就想着出兵支援京都,可是却收到了庾亮的劝阻信,这就是《报温峤书》。信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这就是成语“不越雷池一步”的来历。于是温峤按兵不动。由于庾亮错误预判形势,又不听众臣建议,致使京城失守。庾亮的《报温峤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意思非常明确。他对温峤说,你目前还是按兵不动吧,不要出雷池(今湖北、安徽境内),相对京城叛乱,我更担心西域敌人入侵。他所忧虑的“西陲”区域,正是陶侃任刺史的荆州(今湖北荆州)。当时陶侃手中握有重兵,实力雄厚。庾亮防范着陶侃,要求温峤“不越雷池一步”,以免遭到敌人攻击。

庾亮北路街口  编者摄于2024年2月

陶侃是我国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他出身寒门,却努力奋进。其母亲对他人生影响非常之大。此时,陶侃担任荆州的刺史,据守长江中游,手中握有重兵,属实力较强一方。这也是庾亮防范他的原因。庾亮在江州与温峤汇合之后,温峤加紧操练水师,做好歼灭苏峻叛军准备。面对当时局势,从维护朝廷着想,庾亮还是从大局出发,想与陶侃联合起来,推举陶侃为盟主,共同歼敌。他放下身段,派温峤从中斡旋、说和,说服陶侃共同平息苏峻叛乱。陶侃此时虽然心有怨言,但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体现出大度宽容胸襟,派兵出征。在陶侃、庾亮、温峤几方联合征讨下,很快将叛乱平息下来,稳定了局势,这就是东晋历史上的“苏峻叛乱”之战。这场战争,与我们九江,当时的江州紧密相连。这场战争的胜利,还与温峤、陶侃的功劳紧密相连,后人纪念庾亮,是不是漏掉了他们?从平定苏峻叛乱这场战争来看,庾亮忠于朝廷,识得时务,放下身段,联合强手,稳定了朝中大局,同时也维护了江州百姓的一方安宁,避免了战争兵火给江州百姓带来的灾难,因此,江州人建“庾亮楼”纪念他,亦在情理之中。晋咸和四年(329年)12月,江州湓口守将郭默叛乱,斩杀江州刺史刘胤(此时温峤已逝),庾亮率军平叛。陶侃去世后,庾亮升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兼任江、荆,豫三州刺史,号征西将军。重权在握。庾亮是东晋三朝元老,重臣、权臣。据史料记载,他在治理江州期间,“莅政以宽,使民以义,田野辟,讼谍简,军民婿安,远近悦服。”也就是说,他在治理江州期间,实施了宽政和义民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了民众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得江州的田野得到开垦,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相应得到提升。诉讼和纠纷的减少以及军民的安居乐业,表明社会秩序得到维护,民众的生活更加安定,远近的人都对他的治理表示满意和信服。

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庾亮像  编者摄于2023年1月

庾亮在江州期间实施的宽民和义民政策,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也为江州乃至东晋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东晋咸和年间(326年2月——334年)江州建“庾亮楼”,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对庾亮在江州治理的肯定与纪念,这更在情理之中了。在九江的历史文化古迹中,庾亮楼自建立之后,命运多舛,屡遭兵燹灾难,可江州人却对它屡毁屡建,历代不断。一座“庾亮楼”的毁建历史,从中可窥见江州的历史沧桑变迁,而它的多次重建,也彰显了江州人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敬重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如今,在九江的长江之滨,庾亮楼默然耸立,迎浩荡江风,沐明月清辉,与浔阳楼、锁江楼共列为九江的文化古迹名楼,成为九江文旅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庚亮南路”、“庾亮北路”早已融入九江城的闹市区,街道上人来车往、繁华喧嚣,浔城百姓的烟火生活每天都在这条路上演绎着。对此,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歌词来形容此文的主题,自觉比较契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编后记】在九江还被称为江州的时候,庾楼就是它的标志,唐、宋、元四代,江上坐船往来的人们,看到了庾楼,就知道江州城到了。滕子京将江州庾楼与南昌滕王并列,称其“名与天壤同”。陆游曾在《入蜀记》道:“自京口以西,登览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矣。”锁江楼年代晚了些,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于浔阳楼,那是小说里的故事,别当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