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能淘汰赛加剧,通威首席技术官邢国强:行业可持续发展主题不会

光伏产能淘汰赛加剧,通威首席技术官邢国强:行业可持续发展主题不会
2024年06月14日 14:07 财经新媒体

过去一年,光伏行业遭遇最强“内卷”,供需错配下的产能问题,不免成为讨论热点。

6月13日上午,通威股份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在2024SNEC光伏展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光伏行业20多年历经四起四落,一直在快速发展,又呈螺旋式上升,每一周期都有各自特色。

在他看来,基于近年市场对清洁新能源的需求,目前行业面临所谓产能过剩的环境挑战。但技术进步降低了国内外发电成本,将更大地促进光伏市场发展。随着全球市场规模扩大,未来会有增量需求消化新产能。长期看周期底部一定会过去,行业更健康、持久、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不会变。

落后产能淘汰赛加剧

公开数据显示,到2023年末,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均达 900-1000GW,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国,产业链供需比由2023年6月1.02:1增至年末2:1。

受供需失衡持续扩大影响,产能充足下价格拼杀激烈,全年主要光伏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年度跌幅超50%,组件价格跌破1元/W ,库存周期增加,严重挤压产业链各环节盈利。

2024SNEC光伏展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感慨,光伏产业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

但对于“产能过剩”的说法,也有观点表示值得商榷。有人士认为,当前光伏产业链产能的快速扩张,短期供需比的确在增大,企业之间竞争也愈发激烈。但从长远来看,落后和高成本产能会逐步淘汰,通过技术迭代、不断降本培育出的先进产能并不会过剩,反而会推动光伏降本增效。

在产能逐步去化的预期下,政策端进一步明确“双碳”战略。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到要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目前,相关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光伏进一步扩产的审核与管控已明显趋严。

另一方面,光伏行业过去三年加速技术迭代,从硅片环节的大硅片、N型硅片到N型TOP Con电池迭代,再到大尺寸各类组件的迭代等。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2023年电池新建产能中N型电池产能占比超95%,其中绝大部分为TOPCon电池产能。至2023年末,N型电池产能占行业总产能比重已达58%,预计2024年TOPCon市占率将达到70%。

中信证券在研报表示,在行业扩产逐步受限,且存量产能受技术迭代、成本差异、库存积累、财务压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其中,电池组件环节得益于N型快速替代P型,出清速度或最快;硅料环节由于各厂商电价成本、产品品质差异分化明显,且库存持续高位,在价格逐步跌穿二三线厂商现金成本的情况下,中小产能在加快停产节奏;硅片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且行业成本曲线趋于扁平化,洗牌过程或更为持续,但库存持续高位情况下行业短期开工率也将进一步下降。

中原证券预计,现状或将持续至2024年年底甚至2025年。目前光伏产品价格跌破成本,主产业链各环节面临较大盈利压力,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具备雄厚资本实力、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头部企业预计能够渡过周期低谷,并将持续成长。

“产能+技术”开启增长引擎

“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的变化,对每家公司都是一个挑战。”谈及如何穿越行业周期,邢国强表示,光伏的市场规模非常大,通威股份做的每个项目规模也很大。这其中,要与友商展开多方面竞争,而通威股份有足够信心能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不断壮大。

据悉,通威股份一方面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主要环节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另一方面致力于打造绿色、健康的水产品产业链。光伏方面,通威股份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且在持续逆势扩张。

2023年,行业高纯晶硅环节迎来新增产能释放高峰,供需关系由偏紧快速转为宽松,产品价格大幅下行。据安泰科统计,单晶致密料均价由年初17.62万元/吨下降至年末5.83万元/吨,降幅达66.91%。业内企业经营整体承压,分化显著,部分企业出现产品滞销、经营亏损,投资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同年,通威股份推动多项消耗指标进一步下降,平均生产成本降至4.2万元/吨。

基于成本优势,通威股份2023年高纯晶硅产能满产满销,实现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过25%,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年底,通威股份拥有硅料在产产能45万吨,预计2024年将有40万吨的硅料新增产能投产。

太阳能电池环节,2023年迎来行业N型技术扩产大潮,TOPCon电池产能逐步大量释放。据CPIA数据,随着N型电池的供给增多,年内太阳能电池价格降幅达到60%。2023年通威股份推动N型电池产能建设,全年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随着原有项目升级及新增产能投产,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7年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末公司将形成超100GW的N型电池产能。组件方面,2023年组件业务实现销售量31.11GW,同比增长292.08%,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五。

为持续转化技术创新为企业竞争力,6月6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HJT+THL电池首片下线。在东吴证券看来,这标志着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自2023年以来,通威股份已8次刷新HJT组件功率世界纪录,目前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记录为765.18W,光电转换效率24.63%。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6月13日,在2024上海SNEC现场,通威股份获全球首张CPVT全应用场景耐候性“国品优选”证书,以及全球首张光伏组件“功率曲线”发电量评估证书。

根据通威股份产能规划,预计2024-2026年,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将达到80-100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130-150GW,组件产能达到80-100GW。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