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崛起,让公募基金迈入“指数时代”。
三季度,公募基金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被动基金的持股规模首次超越主动基金。今年以来,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持续吸金。据Wind统计,截至10月底,ETF年内规模增长近1.5万亿元,达到3.53万亿元。
这个数据非常惊人。ETF诞生于2004年,规模突破1万亿元,用了将近15年的时间。第二个万亿,历时3年,出现在2023年11月。之后,ETF的发展被按下加速键,站上3万亿元,只用了11个月。
由机构投资者引领的这股指数投资潮流,也在个人投资者中漫延开来。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的挑选难度并不亚于主动权益基金。市场上的指数类型超过400种,每一类指数下通常又有数个产品。不同指数和产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买哪个?何时买?
过去,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投资者需要穿梭在不同平台或者同一个平台的不同界面,去进行手动搜索、自行归纳。这无疑提高了投资决策的门槛,也增加了时间成本。而现在,只需要打开一个叫“红色火箭”的小程序,就可以获得“一站式”解答。
“指数一哥”的格局
11月7日,华夏基金在“一年一度指数大会”上,正式推出了指数投资工具“红色火箭”。
尤为惊喜的部分在于,这并不是一个以营销为导向的平台,而是面向全市场的指数和指数产品提供数据分析,既专业又实用,并且所有功能都是免费开放的。花了近三年时间来开发这样一款小程序,作为“指数一哥”的华夏基金确实把格局打开了。
在开发红色火箭的过程中,华夏基金调研了很多投资者。华夏基金互联网金融总监栾天昊在一次访谈中,听一位投资者聊起自己是如何挑选指数基金的,“只看了K线,就像买一只股票一样买了这个指数产品”。
“那你知道它的估值和基本面吗?”栾天昊问道。
对方答:“不知道。”
“那你的业绩怎么样?”栾天昊追问。
对方诚实回答:“不太好。”
虽然访谈的个人投资者中,也有业绩不错的,但类似的对话,给了华夏基金研发团队很大的触动。他们意识到,开发一款指数投资工具,将海量的数据归集和串联起来,并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呈现,对于指数投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做且急需要做的事情。
但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华夏基金研发团队通过向市面上做得比较成功的知识分享平台、交易平台和投资者互动平台学习,一点点摸索,一点点调整,一点点完善,直到将愿景落地。
让指数投资更简单
从最终的呈现来看,红色火箭对数据做了十分细致的拆分,采取了符合投资者使用习惯的可视化表达,直观易懂。点开红色火箭的主页,可以看到指数浏览器、指数对比、热股选指数等多个功能模块。
如果想了解某个指数的情况,以最近大热的中证A500为例,只需要进入“指数浏览器”,找到这个指数的详情页,就会得到三个维度的数据分析。
首先是宏观视角,包括中证A500的整体估值水平、过去5-10年的变化、行业集中度,这代表了行业的发展阶段;其次是微观角度,自下而上的视角看指数成分股的变迁,头部公司的变化等;第三个维度是横向的动量指标,比如资金流入流出情况、涨跌幅、涨跌比例等。
除了缺乏对单个指数的了解,实操中更常遇到的问题是:不同赛道怎么选?比如芯片和新能车有什么区别?在牛市阶段,哪一个会有更好的表现?通过红色火箭的“指数对比”功能,可以找到一些参考数据。
证券市场有句俗语,叫“一赚二平七亏”。很多人亏损的源头其实是看到一只热股,盲目跟着买进去了。以芯片板块为例,当某只芯片股涨停,可能是板块行情启动的信号。但如果直接买个股,会有一定追高风险,但如果买芯片指数,显然要更加稳妥一点。
进入“热股选指数”模板,可以看到热股对应的指数产品。这个界面的右上角还有一个“识图导入”的功能,导入证券账户里的持股列表截图,就能找到含有这些股票含量最高的指数基金。
诸如此类的功能还有很多。在公募开启“指数时代”之际,红色火箭的推出恰逢其时。
当下,涌入ETF的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市场上也有风格多样、超过千只的产品供应,但在实操时,很多投资者缺乏趁手的工具。红色火箭提供的认知体系和服务,可以很好地抹平指数投资中的信息差。
二十年前“种下的种子”
红色火箭的推出,是华夏基金又一次突破式的创新。在国内指数基金的发展历程中,华夏基金一直扮演着引领的角色。
在基金都尚未被大众熟知的2004年,华夏就推出了境内市场的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仍记得,二十前的那个冬天,她和同事奔赴全国各地路演,向券商客户经理介绍这个名字里带数字又带字母,中文全称晦涩,英文简称说着都觉得拌嘴的产品。
发行难度可想而知。这只ETF启动发行后的数周里,华夏基金联合上交所在全国连续举办了10场报告会。与此同时,举办了为期10个交易日的ETF模拟交易大赛。通过这一些列的活动,让投资者对ETF产品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知,上证50ETF最终取得超预期的54亿元首募规模。
比起首发的困难,这只产品的诞生更具挑战。实际上,2000年上交所就开始组织开发ETF产品,但首只ETF 2004年才面市。这是因为作为创新产品,ETF开发复杂,专业性、技术性强,面临诸多法律制度和实际运作的障碍。
研发的过程中,华夏基金遇到的各种问题达数百个,多次反复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有55个,涉及产品的设立、申购赎回、成分股交易和套利等等。
相比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更难。和普通基金不一样,ETF是相关部门特批的基金。ETF作为一类特殊类型基金,《证券法》没有涉及,《基金法》没有明确规定,按照基金监管程序,ETF没有推出依据。
直到上证50ETF的发行和运作细节几近完善时,相关部门才正式同意ETF作为“另行规定”的基金品种。证监会2004年6月正式批复上交所推出ETF,ETF的开发才取得法律依据。
“那个时候我们就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ETF能成为像股票一样被大众熟悉并喜欢的产品。”回忆起上证50ETF的诞生之路,李一梅颇为感慨。
如今,权益ETF规模已经超3万亿元,ETF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入的“主要阵地”,成为投资者街头巷尾讨论的焦点,还出现在了新“国九条”文件里。
华夏基金驶出的这帆小舟,终于穿越蜿蜒的河流,来到入海口。李一梅形容,这种感觉就像“大海就在前面,我们可以万舰齐发,去乘风破浪”。
从第一只上证50ETF开始,华夏基金始终走在国内指数发展的前列,多次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比如,先后设计推出境内首支中小盘股票ETF(中小板ETF)、境内首支跨境ETF(恒生ETF)、境内首批行业系列ETF、首只沪港通ETF、首批科创板ETF(科创50ETF)、首批A50ETF等重大创新产品。
截至三季度末,华夏基金旗下权益ETF管理规模超过6700亿元,年均规模连续19年稳居行业前列。
二十年间,国内ETF从公募基金版图的小小一隅,逐渐成为基金发行和市场资金的焦点所在。从海外的发展经验来看,ETF大有可为。
海外ETF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2009年,全球ETF规模首次站上1万亿美元。之后,在2021年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2005年-2023年,全球ETF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4%,远超同期全球共同基金的7.8%。
如果踩着海外的经验过河,未来ETF或成为国内公募行业竞争的最大变量之一。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