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迎“70年一遇”旱季!水位一降再降,知道影响多大吗?

鄱阳湖迎“70年一遇”旱季!水位一降再降,知道影响多大吗?
2023年08月02日 09:33 有趣探索

这真是怪事,最近,我国北方多个地区出现“创记录”狂风暴雨,引发了大面积洪涝,汽车泡水,房屋垮塌,街道变河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南方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迎来了“70年一遇”旱季。

大家都知道,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长江流域中最重要的支流之一,但从2022年夏季开始,鄱阳湖水位不断下降,大面积湖床裸露,就连明代崇祯年间修建的“千眼桥”也再次重见天日。

到了2023年夏季,鄱阳湖进一步干旱,提前迎来了旱季,水位一降再降,那么鄱阳湖干旱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吗?

鄱阳湖迎“70年一遇”旱季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支流,位于江西九江境内,北接庐山,南依南昌市,鄱阳湖汇集了来自湖北南部、江西大部分地区的流水,每年给长江注入1480亿立方米的水量,占长江中下游水流量的16.6%。

可以说如果没有鄱阳湖的滋养,长江就没有今天这么壮观,鄱阳湖水位最高的时候,湖泊面积达到5000平方公里,真是一望无际的湖水。

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持续高温加上降水偏少,导致长江流域出现罕见旱情,降雨量约为同期平均水平的1/3,但蒸发量却比平均水平高出34%,这些都是气候变迁的原因。

气候的变迁导致长江多处江段见底,鄱阳湖在持续瘦身,提前100天出现枯水季,面积减少3/4,卫星图像显示,的鄱阳湖变成闪电状,只剩下几条主径流。

鄱阳湖干旱,大量肥美的鱼儿搁浅吸引来成千上万只飞鸟,提前享受了饕餮盛宴,一个月之后它们又吃什么呢?鄱阳湖的湖床上还上演了千人捉鱼的场面,大量鱼儿躺在浅滩,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2023年,鄱阳湖旱情更是变本加厉,迎来了“70年一遇”的旱季,2022年枯水季到来本来就已经提前了100天,但是今年比2022年还要早17天,创下了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记录,引发了人们对干旱的担忧。

2023年6月和7月,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6月29日,鄱阳湖水面面积为2590平方公里,7月20日,鄱阳湖水面面积不到1500平方公里。短短20天内,鄱阳湖面积就缩小了1000多平方公里。

7月19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2.19米,7月20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1.99米,这可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水位,这说明了2023年的旱情可能比2022年更加严重,引发担忧。

对环境影响有多大?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秋冬季节有70多万只候鸟路过鄱阳湖,肥美的鱼儿,营养的水草成为了候鸟的“加油站”,候鸟总是位在鄱阳湖湿地暂住一段时间,享受美味。

例如东方白鹳整个种群数量只有9000多只,但是鄱阳湖每年都会迎来成百上千只东方白鹳,东方白鹳对环境要求较高,它们的到来证明鄱阳湖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水好,鱼也好。

鄱阳湖干旱会直接影响到水体面积,鄱阳湖曾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中鱼类非常丰富,已经发现了多达71种,常见的鱼类有鲫鱼、青鱼、鲶鱼、胖头鱼、草鱼、刀鱼、武昌鱼、鲤鱼、鲫鱼、翘嘴鲌和鲟鱼等。

自《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以来,鄱阳湖不允许捕鱼,鄱阳湖曾出现“鱼满为患”的可喜场面,但是干旱必然会对鱼类生存和繁殖带来沉重打击,特别是大型水下生物,2022年,多只江豚因干旱而搁浅鄱阳湖。

鄱阳湖水体面积大量减少,会对迁徙候鸟造成影响,鄱阳湖鱼类资源减少,水草和植物也会相应减少,暂时居住的候鸟捕捉不到鲜美的鱼类和营养的水草,很可能就要忍冻挨饿了。

一些候鸟就会就被驱赶到人工湿地,莲花池塘或者稻田以获取食物,这可能会增加鸟类与人类互相传播病毒的风险,因为它们与家禽和人类的接触时间更近,甚至是近距离接触。

鄱阳湖干旱对周边粮食生产影响非常大,鄱阳湖平原大家都知道,鄱阳湖平原面积多达38760平方公里,是我国九大粮食生产基地之一,鄱阳湖平原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水稻对水的需求量很大。

据报道,2022年因为鄱阳干旱,鄱阳湖平原就有大片面积水稻欠收,谷粒里面很多都是空的,没有米粒,鄱阳湖干旱必然会导致鄱阳湖平原农作物减产。

总结

气候的变迁让长江鄱阳湖迎来了“70年一遇”旱季!水位一降再降,对生态环境影响可能非常大,鱼类资源、水草和植物会大大减少,过往候鸟的食物将得不到满足,鄱阳湖平原会因缺水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