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平均工资增速超13%,金融业就是这么“降薪”的?

去年平均工资增速超13%,金融业就是这么“降薪”的?
2024年05月21日 08:08 速读财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数据显示,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2022年增长5.8%,增速低于上年0.9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长4.8%,增速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上述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实际分别增长5.5%和4.5%,分别高于上年0.9和2.8个百分点。

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的“工资”指的是全部劳动报酬,既包括就业人员从单位实际领取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

“平均工资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岗位总体工资情况和变化的重要统计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个人工资或收入并不相等,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存在工资差距。”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表示,由于行业、地区、岗位不同,单位情况、个人具体情况不同,甚至工资发放时间的不同,个人工资水平与总体或分组平均数难免会产生较大差异,使用平均工资数据时需进行深入分析、理性对待

金融业工资水平保持较快增长

在所有行业门类中,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多数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增长。

其中,金融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中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97663元、124812元,增速分别为13.4%和13.2%。

王萍萍表示,增速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就业人数超四成的保险行业持续进行营销模式转型,工资水平较低的保险代理员大幅减少,既导致保险业平均工资大幅提高,也推动整个金融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上升。

在城镇非私营单位金融业三个主要行业大类中,工资水平较高的货币金融服务业(主要是银行)和资本金融服务业(主要是证券基金和投资公司等)平均工资分别增长6.0%和6.7%;工资水平较低的保险业就业人员减少17.7%,平均工资上涨23.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最高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中的平均工资水平仍然最高,分别为231810元、129215元,增速分别为5.2%和4.3%,均比上年有所放缓。

采矿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中的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11.1%和10.4%,增速较高主要受2023年矿业市场持续向好、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等因素影响,传统资源型行业正在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住宿、餐饮业工资增速提高

接触性服务业工资水平增速明显回升。比如,住宿和餐饮业,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7.6%、8.5%,增速均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5.3%、4.5%,增速分别提高4.8、3.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7.8%和5.1%,均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另外,部分行业工资增速较低。房地产行业中的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下降0.6%,非私营单位增速仅为1.8%,这主要与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相关行业处于调整转型期密切相关。

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缩小

无论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较高的前三个行业均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

王萍萍表示,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有所缩小。在非私营单位中,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为3.99,比上年缩小0.09;私营单位中这一比值为2.91,与上年基本持平。

来源:金融时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