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 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一、今年9月底一揽子增量出台以来,稳增长重回重要位置。延续9月份市场政策走向,您如何看待明年的宏观政策定调?
在国内增长诉求提升,同时面临更多海外尤其是美国新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的情景下,明年的宏观政策有望更加积极,更好的提振市场信心。其中财政政策仍然作为主要抓手,政策力度将整体提升,包括提高赤字率、续发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甚至不排除储备增量政策工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事件,在财政政策加力的同时也会促使财政力度靠前、前置发力。货币政策层面继续维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为经济修复、财政政策顺利落地见效等提供支持性货币环境,如降准、降息仍有较大空间。此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强调更加协同协力,发挥效能倍增作用。除了宏观政策传统框架下的财政货币外,考虑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内需、内循环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因此与之相关民生政策的重要性也将随之提升,有望取得和财政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就业、消费、保障、住房等事关民生的方面也将得到更大重视。
二、9月底以来,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措施接连出台,市场逐渐呈现回稳迹象。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阶段?
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较此前“供求关系新变化”或“平稳健康发展”,在定调上更加积极,要求也更加明确。“止跌回稳”一词极大的改善了市场对房地产走势的悲观预期,结合降首付、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契税、一线城市放松限购等宽松政策,本轮调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10、11月商品房和二手房销售量大增,同时房价降幅明显收窄,甚至部分地区房价环比上涨,尤其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较为明显,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活跃程度较此前明显提升。但从近期的高频数据观察,政策效力在被前期消化后出现了逐渐边际弱化的现象,同时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调控目标和要求相对明确,因此地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仍需要政策持续发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展望中,除了落实已有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以外,市场还期待对地产基调有更进一步的表态,能否从“止跌回稳”进一步过渡到“回稳有升”的阶段。后续调控政策重点关注存量房收购等细则,促进政策真正落地生效,同时关注货币化安置项目能否尽快落地甚至进行扩围。
三、市场普遍认为,明年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或有所走弱。在此背景下,提振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将在稳增长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预计会有哪些增量“政策包”?后续消费行业复苏的势头如何?
在促进消费需求的政策层面,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政策支持重点预计会有所差别,商品消费更加注重真金白银的补贴力度,而服务消费更加注重如提升消费意愿、加强敢于消费的保障等综合环境。具体地,商品消费预计一方面将加强对“两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如增加特别国债对“以旧换新”的支持规模,同时“以旧换新”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增大,这将是支持商品消费的重点和亮点。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效果,预计仍将以发行消费券、举办各类型消费节为主。服务消费上预计将在促进就业培训、提升医疗保障、增强社会保障、提升生育意愿和补助等环节发力。
在扩内需政策加力,尤其是政策力度向扩消费倾斜的支持下,同时叠加疫情以来持续低基数效应,预计2025年整体消费将较2024年明显改善,如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望提升,服务类消费增速继续显著高于商品类消费增速,为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超额贡献。
四、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科技和产业政策聚焦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预计2025年将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此举对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科技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经济驱动力正在从过去的房地产、基建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在科技创新上一系列改革进步都在印证经济结构驱动力的转型。尤其是逆全球化趋势下,实现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自主可控是一条正确而艰难的道路,但艰巨终将造就伟大。从产出模型来看,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诸多生产要素的边际改善效果出现弱化,但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科技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相对重要的途径。
五、今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您认为后续化债方案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债务体系?
人大常委会已经明确了化债计划即“一次性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未来五年每年安排新增专项债8000亿总共4万亿,两项合并总共10万亿”。后续化债的重点在于如何分配额度及落地节奏,其中一次性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按照财政部的口径,将在2024年新增2万亿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计划在2025年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工作方案,预计也是在2万亿左右,剩下的2万亿预计将在2026年实施。按照这样的化债方案,五年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将从14.3万亿下降到2.3万亿,化债压力大幅缓解,十年化债有望顺利完成。
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债务体系,关键在于统筹、法制、透明和可持续。一是要坚持中央的全局一体统筹,发行和使用均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二是要坚持法制化,确保债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坚持透明,隐性债务化解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在于置换为显性债务,使得各地债务水平公开透明,这是保障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四是要坚持债务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国特色债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重要的要求和体现,尤其在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和防控制度。
六、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同时兼顾投资者回报?
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作为先行指标对经济未来趋势和宏观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展望,类似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如果未来经济趋势好转或宏观政策力度有效,资本市场或将积极向上,预期管理得当往往能取得政策倍增的效果。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实现为经济社会融资输血、投资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功能,从而参与到助力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同时兼顾投资者回报,一方面要牢固树立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意识,即资本市场发挥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二方面是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投资回报,这与第一方面功能相辅相成。而实现投资者回报的核心在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从而实现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优胜劣汰的不断迭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