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瀞漪:金石财经主持人
夏 春:上善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曾瀞漪:我们一直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港股涨势明显,那么到底有多少的资金流到港股来?这部分的资金又从何而来?上一次我们谈过这个问题,所以现在一个月之后我想再请教你,从今年以来流入港股的资金,包括内地资金以及国际资金,分别有什么样的表现?
夏春:当时我预计,到2月底南向资金将达到2500亿港币,而截至3月24号,今年南下的资金已经突破4000亿元了,并且还是持续向上的。去年全年总计达到8000亿元出头,但今年第一个季度就已经超过4000亿元,这是个好消息。我预计未来南下资金应该还有大概8000亿元左右的水平。
但是外资的情况就相对复杂一点,跟踪数据比较难。如果把它分成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来谈的话,现在主要是被动基金在流入,主动基金其实还是在逐步减少、卖出的。不过有个有趣的现像,就是上周南向基金在减少,反而是海外流入港股的被动基金相对于再前一周有大约有三倍的大幅上升,而流出的金额整体上来讲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我们估计大概有4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港股和A股。
简单来说,现在南向资金相对谨慎一点,反而是外资开始变得比较积极一点。

曾瀞漪:南下资金最近的减少有可能是因为A股也在持续的向上,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过特朗普4月2号即将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使得全球市场不确定性上升。这是不是令美国、欧盟或者是亚洲其他国家的资金开始加速寻求更加稳定的投资环境,因此使得资金在香港来来去去十分火热呢?
夏春:对,这是一个可能性,因为对等关税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但是也要意识到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欧洲和美国彼此之间的投资金额非常大。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达到4万亿美元,欧洲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是3.5万亿美元。而中欧之间的投资金额则较少,无论是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还是欧洲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大概都只有150亿美元左右,与欧美之间相比有超过一百倍的差距。
换句话说,尽管特朗普现在挑起了跟盟友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盟友想跟美国脱钩其实没那么容易,再加上美国对他们其实也有很多的投资,所以我认为这仍然需要慢慢看。如果乐观来讲,中欧双边直接投资基数很低,所以未来增长空间很大。
曾瀞漪:对等关税政策即将在4月2号实施了,据说白宫也在做一些调整,可能不把范围扩得太大,你怎么看4月2号这个关税实施之后对于中国以及全球经贸带来的影响呢?
夏春:「对等关税」现在对中国的冲击可能是最小的,因为一方面美国现在已经对中国增收了20%的关税,另外一方面就是之前2018、2019年贸易摩擦时,中国提高的对美进口关税,其实比美国提高的还要高一点。换而言之,即便特朗普现在想要再给中国加关税,以现在的理由或者数据对比而言,他已经很难找到更高的关税了。
但是对于欧盟、日本、墨西哥还有加拿大的冲击就很大。欧盟有许多关税是收的比较高的,例如欧盟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是10%,但是美国对欧盟的汽车关税目前只有2.5%,例如酒,因为需要保护自己的酒类行业,还有钢、铝、肉类、农产品等都是比较高的,这样对等关税对这些国家冲击都会很大。加拿大也一样,它对美国部分牛奶的关税是200%到300%,所以一旦互相对等征收,这部分国家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而特朗普现在面临一个矛盾的困境,首先加关税会对美国通胀造成很大影响,但不加又没办法减税。所以现在大家都想抓住最后的这个窗口期,目前离4月2号还有一周,大家会想在这之前去多进行一些谈判、多达成一些协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