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博物馆奇妙夜|这群文博青年,让文物“活”了起来

518博物馆奇妙夜|这群文博青年,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年05月19日 10:39 新浪陕西教育

“哒——哒——哒”,五点,又到了每天的闭馆时间!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内的一尊堕马髻侍女俑唐多多瞬时跳出展柜,兴奋地左呼右唤,把馆内的文物都聚在一起:“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如何响应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的号召呢?”于是,一场沉浸式体验活动拉开帷幕。此刻,文物们都鲜活了起来,它们仿佛走出了展柜,向我们讲述着千年里发光的文明故事,用心聆听,便能听见它们话语里文明的回音。

“还没到门口,就听闻一曲恢宏磅礴的《北京欢迎你》。”一位参观者激动地说。嘹亮而相互应和的乐声里,一扇大门巍峨耸起,缓缓向来人打开,泱泱华夏文明向人敞开怀抱。“竟然是东西方乐器合奏!”参观者感慨,“果然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风华大唐》的舞者身着盛唐华服,舞步轻盈,衣袂翩跹,观者似乎见到,唐朝仕女相约游春,谈笑着蹚过历史长河而来,“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节目中场,主持人关于秦腔等文化小知识的提问,点燃了现场观众热情,大家踊跃举手回答,线上线下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正沉浸在侍女俑的风采之中,又听得融合了戏腔元素的《上春山》,乘风好去,遍览山川春色。心中还牵系着春日沛然的生机活力,却闻得《凌云万丈才》里:“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朗诵者声音蕴藏着饱满的情感,用抑扬顿挫描画出李商隐的诗韵才情,为这跨越千年的文学魅力所深深触动。应接不暇间,参观者随着这些青年男女登山临川、纵马长街,感受悠悠岁月里积淀出的自信的美与包容的气度。

晚会结束,参观者们漫步在利用石金布、书法纱布精心布置的景色中,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音,每一眼都映着文明的光影。他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文物与国风的美,不仅在镜头之中留存,更在观者心中留白,供他们回味与遐想。

望舒游园里精彩有趣的游戏,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文脉墙前,与交大历史名人的合影,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打卡,更让参观者触摸到南洋文脉,交大情怀;秦腔馆内,他们聆听秦声秦韵,感受八百里秦川的慷慨豪迈;通过寻找和介绍皮影和历代文物,游览者了解了皮影戏的历史,亲身感受三干多刀雕刻工艺的精妙;碑石馆中,参观者们沉浸式拓印瓦当,感受着瓦上春秋更替;书法馆里,他们提笔书写,一笔一画中领略汉字的韵味。每一个打卡点,都带来新的发现,是一次全新的经历。他们不再是简单与展柜擦肩而过的旁观者,而是通过各种互动体验,真正走进了文物的故事,感受到了历史的生命力,成为了历史与文明的见证者。

这是一场由学生群体独立策划筹办的活动,并邀请了校内国学社、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社团以及公益与慈善课程参与协办。本次活动通过“交互性、趣味性、启发性”三大特点让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活”起来,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现文物背后流动着的文化脉络,以交互性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启示性的方式激发观众主动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多元化的形式得到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青睐。

“这是博物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侍女俑,我爱它的可爱灵动、雍容自信。”每次讲起这一件侍女俑,博物馆志愿者司沭彤总是不吝惜对大唐女子的赞美,还不忘介绍自己主持设计的“唐多多”系列文创。一直以来,交大博物馆志愿者通过组织讲解、设计文创、多媒体宣传等形式,不断向来宾展开历史画轴,讲述一个个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这次活动中,司沭彤以“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为灵感,发挥自己环境设计专业的优长,结合立体构成等专业知识,创作出坐落于峰峦间的“白玉京”,还全力打造了一个具有博物馆内碑石馆和书法馆特色的古风造景。

本着对文物的热爱和推广博物馆的初衷,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谢妍昕策划了本次特别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并号召了团队众多志愿者参与其中。

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提到:“请大家期待,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博物馆的大门永远向热爱历史与文化的朋友们敞开,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奇妙夜,再次相聚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共同续写文明的故事。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文化推广和教育,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将传播得更远。”

参观者们完成集章后纷纷留言——“文物随着历史走了很多年,我们以这样的形式相遇。那时风动,此刻心动。”“这次活动中的表演活动生动有趣,十分独特,确实能体会到文物有灵,国宝有言。”

为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参观者,本次活动不仅有歌舞咸备的文博晚会,还设计了纱幔飘逸、花影斑驳的古风造景,更有老少皆宜的游园打卡活动,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更让参观者“动”了起来。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参观模式,通过多元化的体验活动,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成为了博物馆故事的一部分,让历史和文化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亲切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交大博物馆始终致力于给学校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美育平台,以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主观感受中华之美,学会自觉运用美的形式去创造美,用学生视角生动讲述美,接力传承美。以青年影响青年,学生影响公众,实现美育浸润,发挥高校博物馆的品牌特色,借助历史文物,实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

“咔嚓”,相机里定格下每一位参观者和志愿者脸上洋溢的笑容。夜色渐深,博物馆内的灯光熄灭了,但参观者们心中的热情却如星辰般璀璨。唐多多和文物们也心满意足地回到展柜中,意犹未尽地回味着今夜的喧闹。“晚安!”她轻声向朋友们说。被赋予了“灵性”的文物们,在夜色中慢慢恢复了它们的静谧,下一个奇妙夜来临时,他们将带着那些古老岁月里鲜活的故事,再次与人们相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