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第一

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第一
2024年04月20日 08:31 海峡导报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1—2月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和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均排名第一,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

    昨日,厦门市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社会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

    据悉,厦门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近年来积极打造信用数据在金融信贷、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已经形成了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长期保持前列,已经形成了“信用厦门”金字招牌和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厦门样板”。

“信易贷”累计撮合融资1112亿元

    厦门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信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率先在全国推出“信易贷”模式,创新开展“首贷”“续贷”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覆盖面及便利度。截至3月末,厦门市“信易贷”平台注册本地企业6.2万家,入驻金融机构40家,自2019年“信易贷”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撮合融资1112亿元;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成功授信396笔超10亿元,首贷贴息140笔、对应贴息金额102万元。

    下一步,厦门将进一步创新构建惠及厦门全市民营中小微经营主体的数字信用账户体系,打造民营中小微经营主体专属服务二维码,优化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用融资服务,力争构建“一站立信,多方用信”的企业信用应用生态。

“信用就医”将拓展到住院等场景

    在推动信用惠民生方面,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人信用评价机制,推出个人信用白鹭分,出台信用惠民便民举措。自2018年上线以来,已经注册市民超310万人,覆盖厦门市近60%的常住人口,当前在线应用场景66个。

    成效比较显著的案例有:信用就医、信用停车、信用借阅、信用消费等。其中,“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就医模式已经在全市59家公立医疗机构推行使用,覆盖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60万市民开通使用,有效解决市民就医预交充值、多次排队结算付费的痛点。下一步,信用就医还将进一步拓展到住院等场景,进一步提升信用额度,探索开展就医预交金退还线上办等工作,更好地提升信用就医便利化水平。“信用停车”为个人信用白鹭分用户停车提供“先离场、后付费”以及优惠等措施,目前已经覆盖全市6个区超2万个路内停车位,为8.5万车主提供超过139万次信用停车的服务。海沧区为530分以上的个人信用白鹭分用户延长免费停车时间超过214万分钟。“信用借阅”使用人数达29.8万、信用借阅量超过3694万册。

    厦门还与杭州等10个城市建立个人信用分合作机制,实现各个城市个人信用分互认以及惠民便民举措的共享。

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记录证明

    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厦门以信用“微改革”,带动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针对企业在办理无违法记录证明过程中面临的部门多、时间长、程序繁琐等问题,从今年3月起,厦门在全市37个领域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信用数据集成,用一份专项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企业只需在线上提交申请,“一趟不用跑”即可办理,有效增强经营主体的信用获得感。

    此外,厦门还深入挖掘信用数据价值,率先开展公共信用数据与市场数据融合应用,创新“信用+数据+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模式,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厦门已归集69个部门公共信用数据17.61亿条,整合高价值市场化的航旅、高铁、司法等数据272亿条,招商落地信用数据服务企业17家,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平台经济主体提供信用数据服务。

 导报记者 沈华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