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婚礼,让爱“轻装上阵”

极简婚礼,让爱“轻装上阵”
2024年06月25日 19:02 中国青年网
集体婚礼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6月25日上午,北京通州大运河河畔,在温馨浪漫的《婚礼进行曲》中,22对新人缓步踏上红毯。“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新人们郑重宣读结婚誓言后,大家面对面站立,为自己的爱人戴上戒指,并互相拥抱。简约而浪漫的仪式,庄严又神圣的婚礼,让新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是以“爱在新时代 情定副中心”为主题的北京市直机关青年集体婚礼上的温情画面。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北京市民政局、中国青年报社、通州区委指导,北京市直机关团工委、北京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中国青年网和共青团通州区委共同主办。

新人们陆续走上红毯。主办方供图

“我觉得这样的集体婚礼特别有意义,虽然简朴,但在这么多人的见证之下,隆重又温馨。”参加集体婚礼的张晓文,工作地点离大运河不远,她和丈夫徐帅也是在通州相识、相知。她觉得参加集体婚礼,可以让自己和家属从来宾接待、办理酒席等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绿水青山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有助于升华感情。

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刘秋艳和郜家乐也察觉到,身边认同不攀不比、不大操大办、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的家庭越来越多。“我想,我的孩子在未来一定也能轻松自由地奔赴自己的幸福爱情。”刘秋艳说。

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徐漪清和彭源舒亦有同感。他们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而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双方约定,去掉不必要的繁琐仪式,未来的日子也要像婚礼一样减负前行,“而且集体婚礼让我们不仅能够见证自己的幸福,还能见证别人的幸福,何乐而不为?”

生活在通州、工作在通州、结婚在通州,张晓文对通州的感情十分深厚。她说,通州的发展、变化,自己每天都在亲身经历着,“迈入婚姻后,我想继续在通州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在这次集体婚礼中,新人们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刊登了他们结婚启事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社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天,有幸在大运河见证这场集体婚礼,《中国青年报》帮新人们刊登了大运河之约‘结婚启事’,送给大家一份‘纸短情长 铅字志喜’的经典式浪漫,将你们的爱情誓言留在这份历史的底稿里。”

赠给新人们的《中国青年报》。主办方供图

正如新人肖南和李文华期待的那样,“把这唯一的一天,刻印在纸张上,让我们的爱情更厚重,也更富有仪式感”。

“将结婚启事印上面向公众的报纸,这种形式更正式、庄重,并且报纸可以保存很久,很有纪念价值。”徐帅准备多收藏几份当天的报纸,以后向儿子、孙子“炫耀”自己的这份“定情信物”。

集体婚礼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何群在见证22对新人喜结良缘后,在致辞中感慨,自己充分看到了这些年轻人身上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结婚是人生大事。各位新人在这一刻就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希望在你们以后的日子里,互相理解、尊重、信任、支持,共同成长,共育家庭文明新风尚。”他说。

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牛国政表示:“希望新人们能记住今天的这份承诺和甜蜜,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希望你们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婚俗新风,诠释‘小家’与‘大家’的完美融合,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会长雨浓也在现场向新人送了自己的祝福。她希望各位新人们的爱情和婚姻如同身边奔流千年的大运河河水一样,不停地流动、相互地融合,继而丰富彼此的生活。

新人们在婚礼现场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新人们在婚礼现场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新人们陆续走下游船。主办方供图
新人们交换戒指。主办方供图
新人们在京杭大运河旁合照。主办方供图

新人和家长的合照。主办方供图

新人合照。主办方供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