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部的寻根小队背上行囊,跨越两千多公里,奔赴云南曲靖,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
“没想到,部队还能记得我们这帮老头子!”当寻根小队出现在眼前,老兵颜建云格外激动,声音中满是惊喜。

颜建云是一名建库老兵。回忆起军旅生涯,让他记忆最深的是建库时浇灌洞顶的场景,“浇灌洞顶的要求很高,必须是‘三班倒’连轴转,不能停留,一停留就不能保持工程质量。洞库里面非常热,加上刚搅拌的混凝土也是会发热的,所以人进去洞库最多10分钟,汗水就全部流出来了。好几个人下来后,汗水都流到筒靴里,足足有半筒靴的汗水。”
在当年开山凿库的战场上,老一辈不向困难低头,不怕苦不怕累,要做硬骨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众人。
寻根小队成员段显礼拿出了一份特殊礼物,“这是从你们当年种下的榕树上取下的叶子,大家都叫它‘留建叶’。这些年,这棵榕树见证了你们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见证了一茬又一茬官兵坚守岗位、以苦为乐的奋斗历程,它对我们意义重大,想送给您留作纪念。”

双手摩挲着这枚“留建叶”,颜建云不由想起当年施工时流传的一首小诗: “革命工作千百行,行行都能出状元;挖洞铺路真辛苦,他人坐车我幸福。”

1982年5月13日,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时任副连长的杨留建带领战友在隧道施工时,发现洞顶露出一块巨石。
隧道施工,难点较多,尤其是石头与土相结合的地方,地质结构比较松,容易坍塌。考虑到存在隐藏风险点,杨留建将战友们带到安全区域,自己手持钢钎爬上8米高的洞顶排险。不曾想突然发生塌方,他就这样被埋在了泥沙下。

“我哥哥一直以雷锋为榜样,他为了救33位战友牺牲了,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原福州军区二级英模杨留建的弟弟杨祝省动情地对寻根小队成员说。
寻根小队成员刘加庚手里紧紧握着《雷锋式好干部——杨留建》,眼眶早已微微发红。

又是一个清明节,“连长,我们来看你了!”烈士墓前,老兵伏所明轻轻抚摸着墓碑。

千里寻根,寻找的是精神血脉的源头;
山河为证,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忠诚。
今天,向英雄致敬!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