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密码|宇宙邮局: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

国家工业密码|宇宙邮局: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
2024年11月02日 11:07 国资小新

今年夏天的2024巴黎奥运会,

众多精彩比赛

分秒不差地转播回来,

4K、8K的高清画质,

甚至能让我们能看清运动员脸上的汗珠。

这种足不出户

就掌握全球信息的极致享受,

已经成为日常。

但对于1984年以前的中国人来说,

这还是天方夜谭——

因为那时

我们没有成熟的卫星通信技术。

今天带来《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

第五十集

《宇宙邮局: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 》

听音频 更精彩

👇👇👇

装在尼克松皮箱里的“邮局”

1972年,尼克松初次访华,

可不只是握握手那么简单!

和他如影随形的黑皮箱中,

装着科技范儿十足的

“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终端”

仿佛一双无形的眼睛,

把尼克松中国之行的

所有情况随时传回美国。

打个比方,

以前我们写信,

需要把信件投寄到邮局,

邮局会根据地址将信件投递到目的地,

再由邮差派发到收件人的手中。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和邮政系统类似,

卫星信号就是“信件”,

用户网络是“收件人”,

而卫星地面站就是连接太空中的

卫星系统和地面网络的“邮局”

尼克松带来的黑皮箱,

相当于把美国的卫星地面站,

从大洋彼岸活生生地搬到了新中国的首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我国租用的卫星通讯地面站

搞清楚这些后,

你就能理解,

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搞

自己的卫星通信事业了。

中国国土广袤、地形复杂,

对于通信卫星的急切需求是天然存在的。

边疆、海岛、山区、

沙漠、森林等地区的通信,

无论用什么样的传统手段,

通信质量和成本都难以控制。

在没有自己的通信卫星的年代,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是依靠微波中转传送的,

每隔50公里建一个中继站,

成本非常高,信号也很差。

当时不是全国各地都能收到电视节目的,

所以电视机也不那么好卖。

通信卫星,

就是解决偏远地区通信问题的最优解。

中国人自己的“宇宙邮局”

1974年,

周恩来总理亲自作出批示,

指出:

“先将卫星通信的制造、

协作和使用方针定下,

然后再按计划分工做出规划,督促进行。”

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份重要批示,

也是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序章。

1975年3月31日,

“331工程”正式启动,

它要保证同步通信卫星

上到36000公里高度的赤道上空去,

这是个对中国人、中国卫星来说,

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

雄关漫道,路远且阻。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会上批准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并呈报毛主席批准

1976年12月20日,

四机部十九所

中国电科54所前身之一)

研制建造的

我国第一个数字制卫星通信地面站——

“331站”正式落成,

这可是咱们自己的“宇宙邮局”

是我们和太空信号之间的大本营。

把卫星送上“三万六”的征程,

启航了!

▲1976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座数字制15米卫星通信地面站(331站)在石家庄黄壁庄建成开通

“331”工程分为五大系统:同步卫星分系统、火箭分系统、火箭发射场分系统、地面测控通信分系统和卫星通信分系统,当时的四机部十九所(中国电科54所前身之一)承担了其中卫星通信分系统的全部工作,包括两大课题:研究系统通信体制、关键技术及各类站型所必需的全套通信设备,及建立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卫星通信试验站(即331站)

在随后的八年中,

“331站”圆满执行了多次

卫星信号测试与传输试验,

以及至关重要的“东方红二号”发射任务。

“东方红二号”

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通信卫星。

研制早期科研条件很差,

没有性能优良的仪器设备,

没有高速运转的计算机,

文件靠手写,

存档靠打字员打字,

简单计算用尺子,

大型复杂计算要到专门的计算中心。

临近发射的那段日子,

科研人员天天围着队里的小黑板,

看卫星的进展情况。

▲发射前试验人员在现场反复演练

1984年4月8日,

历史性的一刻到来,

东方红2号实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4月16日,

东方红二号卫星成功定点。

第二天,

昆明、乌鲁木齐等地的许多市民,

早早地守候在为数不多的电视机前。

晚上7点,

激动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了

中央电视台正在直播的《新闻联播》,

在此之前,

收看同样一段节目,

要等上整整7天。

1984年4月18日上午10点,

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

通过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

实现了北京和新疆间的第一次卫星通话。

电话接通后,

张爱萍扔下事先准备好的讲稿,

大声说:“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

王恩茂幽默地说:

“我这就派人给你送过去!”

真正实现“天地对话”

在“331站”

和东方红2号成功应用之后,

中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一日千里。

各类卫星通信地方站与移动站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同遍布全国的“顺风耳”,

共同编织出一张覆盖海陆空的卫星通信网络,

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

通信能力与应急响应速度。

从此,

信息传递不再受地域限制,

无论是深邃的太空探索,

还是紧急的救援现场,

卫星通信都成为了最坚实的后盾。

特别是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推进,

中国电科专门研制出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

它如同连接天地的神秘桥梁,

让测控站的数据、宇航员的太空出差日常等,

都能迅速传回地面,

实现了真正的“天地对话”

2021年12月9日 “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

我们收看到的这些画面,

都离不开“天地卫星通信系统”的支持。

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

中国卫星通信的

“东方力量”永远璀璨夺目!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国家工业密码》持续更新中……

云听专辑喜马拉雅专辑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第38集第39集第40集
第41集第42集第43集第44集
第45集第46集第47集第48集
第49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