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4日
我国中西部能源保供“压舱石”
在本轮保供期累计采气量
突破10亿立方米大关
连续111天稳定向
京津冀地区、陕甘宁、内蒙古地区
输送清洁能源
日均采气量保持在
900万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枢纽,长庆油田始终秉持安全、高效的生产理念,将“能源调节阀”与“民生稳定器”的双重使命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围绕“顶层设计、生产组织、设备运维”三大核心环节,长庆油田创新构建三维立体运行体系,优化工艺技术,深挖储气库潜力,实现了管理效能与运营质量的双提升,为全力保障区域民生用气与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储气库平稳供气的111天里,若按每户家庭日均用气0.5立方米测算,长庆油田储气库群相当于为1800万户家庭提供了全天候的用气保障。”长庆油田储气库管理科科长孙岩岩面露自豪。
面对今冬明春保供重任,长庆油田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攻坚态势,超前部署、科学规划,系统完善建库方案与注采计划,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生产的“作战图”,迅速构建起“全链条管控、全流程优化”的保供体系。同时,为实现对4座储气库的动态管理,长庆油田推出“一库一策”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早注多注、应注尽注原则,通过数值模拟技术与库容动态评估,深化对库群动态的认识,精准把握单井井控变化,打造出从地质模型优化到单井产能诊断的立体调控机制。该机制运行后,长庆油田储气库群生产效益提升了3-5个百分点。

“每方气都关乎万家温暖。”寒风扑面,眉梢凝霜,身处乌审旗的第五采气厂苏东39-61储气库生产技术室主任郑广泉紧盯外输流量计,神情专注。苏东39-61储气库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储气库,自去年冬季保供以来,第五采气厂全面推行“4小时巡检+专家驻点”制度,对关键设备实施“健康档案”管理,以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稳定。
据悉,苏东39-61储气库在本轮保供期创新推行“开采谋注,开注谋采”的运行模式,15口注采井“火力全开”,以高峰819.68万立方米、日均供气660.6万立方米的供气量全力保障冬季用气需求。
通讯员:长庆油田 段睿 吕建 孙岩岩
编辑:姚婕娜
责编:夏雨晴
审核:向爱静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