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方歼-16咬尾外国战机:导弹随时能射,敌人放诱饵弹逃跑

重磅,中方歼-16咬尾外国战机:导弹随时能射,敌人放诱饵弹逃跑
2023年11月13日 10:37 军武_杂谈

根据看看新闻援引《央视军事》的公开报道,中国空军航空兵杜凤瑞大队的飞行员李鹏,披露了其一次非常惊险的拦截外军军机的行动。我军的歼-16战斗机和外军军机直接进行了一个大约5分钟的空中缠斗,并成功绕到对方的身后,对对方进行了“咬尾”。而被“咬尾”的外军战斗机害怕自己吃亏,最终选择释放红外干扰弹,并灰溜溜地逃走了。

虽然目前大部分现代格斗空空导弹,都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但拦截并不是真的要开打,所以在空中拦截时,一般都会通过“咬尾”对方来向对方证明自己拥有随时向对方发射导弹,将其击落的能力。而对方主动释放红外诱饵弹,也证明已经知道自己被中方的歼-16战斗机成功锁定,只能逃离了。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5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对于战斗机飞行员,尤其是近距离格斗状态中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说,5分钟是一个格外漫长的时间。不过,好在飞行员李鹏最终用自己精湛的空战技巧和保卫中国领空的勇气,向外军战斗机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并迫使对方释放红外诱饵弹,脱离空战圈。

可惜不知道和歼-16搅到“空战圈”中的战斗机是哪国、什么型号的,不然倒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撕破下某些外军战斗机的“神秘光环”,打击下他们的嚣张气焰。

这几年我军拦截外军军机的频率不断提升,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公开消息,在大约2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军就对美军军机进行了前后180多次的空中拦截。如果算上对日本、加拿大等美国仆从国的空中拦截,那么总次数则直接上升到了300次的水平。

而随着我军歼-16战斗机的大批量装备并形成战斗力,在这些对外军军机的空中拦截事件中,歼-16战斗机出现的频率明显在不断提升。

歼-16拦截RC-135V侦察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歼-16战斗机是双座设计布局,在拦截外军军机时,前舱飞行员可以专注于飞行控制,后舱飞行员则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拍摄取证上。其次,歼-16战斗机装备了国产航电系统和国产发动机,无论是远程搜索还是近距离空中格斗,都比此前装备的歼-11战斗机更强。

最后,歼-16战斗机是双发设计布局,比单发设计布局的歼-10C战斗机更适合执行海上远程空中拦截任务。

当然,在有了好“猎枪”之后,也要有“好枪法”配合才行。同样是根据《央视军事》对杜凤瑞大队的一次报道,当时杜凤瑞大队接到一个对抗训练任务,要求其与“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战斗机进行实战性质的空中对抗。能够比歼-16战斗机性能更加先进的战斗机,自然也就只有我军的歼-20隐身战斗机了。

虽然在战斗机性能上存在差距,但通过合理布置战术,充分研究的战法,杜凤瑞大队愣是在没有“损失”一架战斗机的情况下,“击落”了对方两架战斗机。从这个案例上来看,我军的歼-16战斗机在战术运用合理的情况下,完全是有能力对抗F-35这类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

这也就意味着,美军一直以来幻想中的“F-35海”战术,也就是依托F-35隐身战斗机的数量优势,对中国空军形成第五代隐身空战优势的战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对于中国空军这类作战体系完善,并且有相应应对战术的空军来说,类似歼-16这类非隐身战斗机,也能够给予美军的隐身战斗机重创。

尤其是最近,在美军B-21隐身战略轰炸机成功首飞后,不少外国军迷都重新“支棱起来”了,以为美军对解放军的空中优势又回来了。而我军歼-16战斗机在面对隐身战斗机时的优异表现,正好可以给他们泼一盆冷水冷静冷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