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多地接连有人确诊!疾控紧急提醒:警惕这种无疫苗的传染病

近期高发,多地接连有人确诊!疾控紧急提醒:警惕这种无疫苗的传染病
2024年05月25日 15:49 私家车999广播

近日

北京疾控、广东疾控

相继发布重要提醒

家有儿童需注意预防猩红热

5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提醒:猩红热进入高发季!

近期

社交媒体上

有多地网友发帖反映称孩子感染猩红热

还有网友表示孩子体温超过39℃

评论区里不少家长共鸣

留言表示

得了这病,“孩子很遭罪”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 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并发症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为发病高峰。5-6月为春季高峰期,11月至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期。

咳嗽、打喷嚏就能传播

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飞沫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

被污染用具传播

不慎接触到被细菌污染的用具也可以被感染。

2~10岁儿童容易被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托幼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感染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再次感染同一血清型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小。

潜伏期1-12天,多为2-5天。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猩红热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是发烧和喉咙痛,发烧2~3天后,会出现以下典型表现:

①全身弥漫性针尖大小皮疹,压之褪色,轻微痒感

孩子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从耳后、颈部,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

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伴有痒感,消退后皮肤会脱屑。

②草莓舌

让孩子张大嘴巴,重点看孩子的舌头,舌头是否像草莓样或者杨梅样;

观察孩子的扁桃体,是否有扁桃体发炎、充血或者是脓性渗出现象。

③面色潮红,口周苍白

孩子脸部充血,而唇周围没有脸部那么明显,唇周看起来像有一个白白的圈。

猩红热大部分症状较轻,但也有小部分可引起心脏、肾脏和关节损害

△ 图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何预防?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猩红热,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有效预防。

管理传染源

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回校;

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户外暴晒1~2小时。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

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地方,如去尽量佩戴口罩。

提高孩子免疫力

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除了猩红热外

近期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猩红热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相似之处

均会出现发热、皮疹。

不同之处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如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等,经口、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传播。

手足口病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没有 “草莓舌”、“口周苍白圈”等症状。

提醒!

家长一旦发现

孩子有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

尽快就医诊断治疗

以防并发症发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