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重卡:进入物流业基本盘

智能重卡:进入物流业基本盘
2024年05月14日 10:43 物流指闻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封子骏

2024年,各行业内卷加剧。以汽车行业为例,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正式上市以来,搅动了行业,但汽车行业价格战和供应链成本压力愈演愈烈,促使汽车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而汽车物流行业是这样“回敬”汽车行业的。从小批量投放到规模化复购,不到半年时间,汽配物流领域最大规模的智能重卡车队正式组建。

图说:2024年1月至今,浙江华太物流有限公司先后采购智能重卡累计40台,构建了用于华东、华中、西南等干线物流汽配货物货运线路的智能重卡车队,为其汽车行业货主客户提供常态化的智能驾驶货运服务新模式。

这要从一条数据说起——1亿公里。

2024年5月7日,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和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宣布,嬴彻卡车NOA(导航辅助驾驶)已搭载于多个品牌和车型,安全运营里程突破1亿公里。这距离2023年8月嬴彻卡车NOA安全运营超过5000万公里,仅仅过了8个月时间。这也标志着智能重卡已实现干线物流行业全覆盖,用户价值在快递快运、零担专线、合同物流等各个细分领域均得到充分认可,商业化应用全面加速。嬴彻卡车NOA安全运营里程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对于智能重卡的商业化来说,这是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呈现。

数据背后,又不止于数据。

01技术布局效果显现

1亿公里里程的背后,嬴彻科技已经建立并不断扩大技术优势,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嬴彻科技数据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通过车端精准、高效的数据采集,云端高性能、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以及场景挖掘与自动标注等核心技术的领先,嬴彻科技已经建立业内最成熟的数据驱动的研发体系。嬴彻卡车NOA里程的指数级增长不断扩大嬴彻数据资产的规模和质量优势,加速嬴彻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更新,放大嬴彻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优势。

量变不是一朝一夕。围绕智能重卡的“安全、降本和提效”,头部快递快运公司已经在500公里-1200公里路段规模化实现双驾变单驾,将每车人力成本下降40-50%。此外,快递快运行业在智能重卡实践中创造出更长运距的安全单驾模式,在1300公里-2500公里甚至更长的多条传统双驾线路上,通过设置驿站式接力点,成功实现了全程安全单驾,司机配备要求从3车头6-8司机降为3车头5司机,从4车头8-10司机降为4车头6司机等等,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司机对排班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技术迭代升级也让场景丰富具有了基础,嬴彻科技与数家头部主机厂联合开发,前装量产智能重卡,包含东风天龙旗舰、重汽黄河、福田欧曼、柳汽乘龙等多款热销车型,提供4X2和6X4规格,充分满足各类干线物流用户的使用需求。

02真正进入物流“主流”市场

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是,实现1亿公里安全运营里程的突破,一定离不开广泛的场景布局。截至目前,嬴彻科技已经将卡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从头部企业集中的快递、快运拓展到零担专线、合同物流等更全面的场景。通过更多数据维度,我们可以发现,1亿公里的商业里程,基于连接全国7大核心经济区,覆盖83%的高速网络,累计1864位司机实驾。参与共同实现1亿公里的商业里程客户,既包含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运、德邦快递、京东物流、顺丰速运、韵达快递、纭毅运输等多家头部快递、快运平台企业,也包括百威中国、雀巢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货主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场景需求的多元化,智能重卡被应用到干线物流中的众多细分领域,涵盖了冷链、汽配、酒类、快消等多重场景类型。驾驶着搭载嬴彻卡车智能驾驶技术的智能重卡客户,既有大型承运商,也有中小微车队和个体司机。这意味着嬴彻科技卡车NOA已具有实现干线物流行业全覆盖的能力。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重卡销量91.2万台(国内销量63.5万台左右),重卡保有量超过800万台。对应物流行业运力分布,重卡行业的购买者主要分为私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其中私人重型卡车拥有比重约占30%。而专线公司、中小微车队占据企业用户中的购买比重更大。真正让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行业普及,占据绝对主要比重的客户抉择更为关键!中小微车队和个体司机,依然是购买和使用重卡的“沉默的大多数”。

与头部快递、快运平台企业相比,虽然都是使用运输工具用于服务具体的物流场景,当面临智能重卡的购买选择,中小微车队和个体司机在用户购买决策和用户体验上,还是有着微妙的区别。

他们更加注重真正的驾驶体验,更加注重可直观衡量的成本降低,比如减少司机配比,降低油耗,更加注重舒适性、人性化的驾驶体验,更加希望在不增加疲劳感的情况下延长驾驶时间,以促进增收。此外,对于老货车司机来说,对安全的重视其实比外界想象程度高很多,他们对高速公路驾驶安全有着更多切肤之痛,用技术提高安全是真正的刚需。更重要的是,与头部企业相比,中小微车队和个体司机的试错成本更高,真正符合以上特质的智能卡车,才能打动他们的购买决策。正如一位货车司机所言:“没想到在国产货车领域竟然有这样的技术,驾驶嬴彻智能重卡显著降低了疲劳感,智能控制油门、档位,老司机关注的省油、新司机最怕的安全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非常人性化!”

近年来持续发布的《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揭示了货车司机职业现状,他们总体稳定性较强,自有车辆比重很高并且普遍背负贷款,从业年龄呈现出逐步偏大的现象。其中48%左右的货车司机年龄在36-45岁之间,35%左右在46-55岁之间,超过80%的货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存在疲劳驾驶风险。这也折射出智能重卡解决方案其实一一对应了这一群体的痛点。

经过嬴彻和合作伙伴数据验证,对于个体司机群体,智能重卡不仅能降本,更有机会增收。因为智能重卡在安全、省力方面的革命性提升,部分个体司机的月均安全行驶里程提升了10-20%,每月的净收益可提升2500-5500元。同时,智能卡车更加省油的优点对于个体司机群体非常明显。

华太物流智能车队运营数据显示,通过率先在宁波-合肥、宁波-长沙等中、长距离运输线路,智能重卡正为华太物流带来显著的安全保障和综合降本、提效及增收作用。其运营路线平均里程数约1500公里,在批量投用智能驾驶重卡后,每百公里智能驾驶油耗比人工驾驶油耗可降低3-5升,部分线路人车比从2降至1,每公里TCO降低7-15%。凭借智能重卡优秀的安全表现与省力舒适的驾驶体验,车队车辆出勤率大幅提升,月均单车运营里程可提升10%。

可见,更安全高效省力轻松的智能驾驶,不仅保障司机安全和运输时效,还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满足华太物流这样的合同物流车队需求。

03改变的不只是产品

从1886年世界上第一台汽车诞生开始,汽车产业至今已经接近140年了。前100多年里,汽车技术进步巨大,但总体上仍是机械工程上的改进,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直到近十年来,汽车智能化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乘用车领域,汽车智能化意味着满足普通消费者更好的驾驶体验。而在商用车领域,驾驶着一辆辆重型卡车的物流人,他们在高速公路奔忙,关注点从来不以自身的驾驶体验为先。

从商业端来讲,卡车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降本增效”,而卡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全面商业化和发展加速,将有效缓解物流行业的人力缺口,提升行业效率,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从用户端来讲,卡车智能驾驶技术将改变卡车司机这一职业的形态,并推动卡车产品全面迭代。

无论是汽车产业还是物流行业,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有着不同的争论,尤其是在商用车重卡领域。不过,嬴彻科技卡车NOA让行业看到了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如嬴彻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喆人所言,“智能重卡的商业化应用已全面铺开,嬴彻科技将充分利用商业里程高速增长带来的数据资产优势,加速迭代算法,升级全栈技术,与主机厂伙伴紧密合作,为干线物流全行业实现安全、降本、提效和增收。”

起雾了,我还能不能继续跑?作为十年驾龄的老司机,我还有没有办法更省油?为了这趟多挣点钱,怎么能安全地多跑三个小时?

更好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智能重卡将更稳健地改变行业。毕竟,百万中小物流企业、千万卡车司机,是他们支撑起物流业的基本盘。我们相信:科技的力量,让基本盘更稳。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封子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