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共赢”!呼和浩特在这个春天发出的深情告白

“产融共赢”!呼和浩特在这个春天发出的深情告白
2025年03月28日 17:11 大浪新鲜事

乙巳蛇年春分。

北疆首府呼和浩特,嗅到了春天的第一缕气息。

当时是,以“投资青城 产融共赢”为主题的2025呼和浩特投融资大会召开。自治区金融监管部门领导,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53家金融机构,60家知名投资机构,87家上市公司相关企业负责人与

在这平分春色的时光里,投资之于呼和浩特产业是接续,呼和浩特之于产业融合是起始。

……

方向的意义在于锚定前行的坐标。

202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金融工作会议赋予呼和浩特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任务,呼和浩特跨入了全新的城市产融定位的发展阶段。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强首府”战略融合,呼和浩特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六大产业集群”耦合,青城的区域金融中心已现雏形。

用时100天基建总投资超50亿元,机房建设总规模将满足未来10年发展需求交通银行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完成了拿到施工许可证到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封顶的跨越

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目前在建的全国金融系统中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将在这个春天入使用。

……

努力践行两年前的那个十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擘画的研究设立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的金色蓝图

全力打造中国“金融云谷”中,呼和浩特依托政策支持用力、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集聚聚力以高质量、多样化金融服务助力呼和浩特新质生产力的聚能、增势、提效。

11个总行级算力中心项目落地,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数据中心集聚区。这就是呼和浩特对金融机构最深情的告白。

……

作为北疆首府,许多人对呼和浩特的印象还停留在“天苍苍野茫茫”的田园牧歌状态。

而实际上,呼和浩特不仅致力于打造广袤草原赋予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呼和浩特虽然“桃李不言”,却已经趟出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的“下自成蹊”。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从2020年的131.1亿元增长至202.5亿元,研发机构增长至117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增长至602个,新增自治区链主企业2家、科技型领军企业7家。“生物智造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别生物安全P3实验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92.43亿元,较2021年增长25.6%。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128.4亿元,较2021年增长137%;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较2021年分别增长44%、2.7倍;已构建起涵盖多个层级的900余个创新平台,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593家。形成全面覆盖、层次分明的创新平台网络体系,为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乳制品集群一骑绝尘,半导体材料产能首屈一指,绿色算力指数居全国第一。

……

截止2024年底,呼和浩特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实施重点项目416个,当年完成投资733.75亿元,基础不断夯实,规模不断壮大。六大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聚焦“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呼和浩特推出“金融助企码上行动”举办政金企对接会,启动呼和浩特市金融顾问团队服务

研究出台《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措施》,开展“行长大走访、干部双挂职”行动,在政策侧接连出台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

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说的那样: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呼和浩特是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之城”、发展势头强劲的“潜力之城”、数字金融跃动的“活力之城”,正积极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充满了投资前景、涌动着创新春潮。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现在的呼和浩特,把“种麦子”升级成了“种资本”。这里,马头琴与区块链和弦,云悠悠和产业群共舞;从“金融码”到“顾问团”,从“金投融”到“数据园”,这里,正在用最潮的金融工具,浇灌最强的草原经济。

展望未来,在金融活水的灌溉滋养下,呼和浩特还将不断完善产业链图谱,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草原上正在升起投资+产业不落的发展K线图……(李沐瓴孙佳琦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