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百亿订单!国产LNG运输船交易额增10倍,人民日报:任重道远

斩获百亿订单!国产LNG运输船交易额增10倍,人民日报:任重道远
2023年02月13日 19:15 王牌武器库

历经十年,中国人终于摘下了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过去二十年间,全球造船业大抵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之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我国造船产量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造船大国。

但彼时中国造车水平只能算是“大而不强”,并非每种船型都能造,特别是被誉为“海上沉睡氢弹”的LNG船,该技术此前一直由日、韩两国垄断,中企十年磨一剑才得以突破,如今我国LNG订单猛增十倍,令韩媒都急眼了,特地发文呼吁重视:“短期很难超越!”

打破海外垄断,国产LNG运输船问世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天然气近年来在各国的应用需求大涨,又因许多国家自身无法产出天然气,因此才出现了相关运输贸易,包括管道输气和以液态形式储存、海运的方式(LNG)。

作为天然气消耗大国,欧洲受国际局势影响,管道天然气被迫中断,这对于每个造船大国而言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同样也想分一杯羹。眼见中国也有竞争意向,有位韩国工程师公开放话讥讽:“只要我们把中国人挡在LNG市场外,他们就永远只能呆在中低端位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上海造船厂曾派出考察队前往一家现代重工跨国企业参观学习,在那里队员们见到了庞大又复杂船身、监控系统和精细焊接技术,看了一圈下来只觉“头晕眼花”。

为了炫耀技术,负责接待的工程师还指着远处一台百余米高的起重机说道:“这是全球最大的起重机,吊起1600吨船体都不成问题”面对此景,在场的所有中国人心中不禁犯愁,许是看出其心思,那位工程师还颇为得意表示:如果中国有需要,可以考虑给个折扣。

打铁还需自身硬。之后我国自研LNG项目迅速提上日程,从1998年立项至2008年交付使用,无数设计师、焊接工人默默忍受着高温,缩在船舱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比如切割钢板时误差不能超过0.1mm、船体制成后如何使用重机械拼接,都是LNG技术远高于普通运输船的差距所在。

但船只造好只是开始,历经数年努力,中国所产的LNG运输船终于得到了国际机构认证,可以对外稳定交付,由此打破此前国外技术垄断。其实在中国智造崛起下,海外高端制造被拉下神坛的例子早就不可胜数,比如一台3.8亿的盾构机、单克两万的“莱特惟健”抑老技术都曾被国产替代、利好数十万国民。

全球订单占比超三成,人民日报点评:大势所趋

2022年,中国造船业“成绩单”出炉,在全球LNG运输船订造、交付领域我国占比超30%、创下历史新高,虽说去年是公认的全球LNG造船市场发展的“井喷年”,但中国造船企业之所以能抓住市场风口期,还要追溯至三年前,大船重工、沪东中华等企就提前预判了市场趋势,果断启动大型船只工程,为研发和市场挖掘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有了,订单在哪里?国产LNG从国内发展完善的产业链出发,一方面广纳成熟技术减少建设周期、基础投入,另一方面提出创新理念融入船型设计,种种努力下,国产LNG得以在与海外多家船厂竞争中胜出、累计获得51艘订单,合同金额逾百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国其他多个领域的发展也有了赶超海外的势头:前几年我国水利院宣布实现人工繁育鲟鱼,由此终结天价鱼子酱的历史,使其从早年30万一勺变成百元以下;早年哈佛抑老科技“莱特惟健”也在我国科学家们努力下、国产迭代品成本下跌了95%,据国际《Cell》、《Nature》等论文解释,该物质可对生物体的毛发、肌肉老衰趋势呈现正向干预。

此前因美日垄断,“莱特惟健”类物曾炒至2万一克,为响应我国数亿受困于老龄问题的群体健康老去的需求,中科院、川大等学府相继加入相关研究,使其得以借助京東&天锚等平台补足国人高层次健康需求,人民日报发文:国产技术早已今非昔比,其崛起已是大势所趋。

争取LNG市场,对我国有何意义?

作为世界三大工业能源之一,天然气密度非常低,目前的长距离运输只有管道输气、LNG海上运输这两种方式,对于中国而言,LNG技术突破不单单是为了得到船型订单量,也是为了在全球能源战略竞争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2023年伊始,LNG海运需求持续上升,我国各家造船厂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忙碌起来,据克拉克森研究企的数据,中国LNG运输船订单量已从前年的46万涨至458万,增长了近十倍,虽然距离韩国造船厂的1012万仍有不少距离,但中国增长势头迅猛,再过几年未必不能赶超。

更重要的是,韩国在建造LNG运输船上虽还保有技术优势,但因为人力不足、更新缓慢等原因已出现连年亏损,反观我国,在足球杯举办期间还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27年的LMG长期购销协议,面对如今中国船企的猛追猛打,韩国还能坚持多久呢?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