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财报又“暴雷”了?
11月21日,拼多多发布三季度财报后,美股开盘即暴跌,最终收跌10.64%。
股价大跌,和拼多多这次业绩不及预期相关。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拼多多这次交出的成绩单,都与外界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根据瑞银报告,拼多多的营收增速,比预期低了3%,经调整利润比预期低了7%。
而且这并不是拼多多第一次增长不及预期,上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拼多多就因为营收增长不及预期,股价大跌,盘中一度跌幅超30%。
难道,拼多多不行了?这个曾经的“中概股之光”要陨落了?我们一起来盘一盘,拼多多这家公司是真不行了,还是被低估了。
01 增速放缓,但依然跑的最快
根据财报,Q3期间,拼多多营收993.54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为249.81亿元,同比增长61%。
营收增速超40%、净利润增速超60%,这和之前拼多多动辄超过三位数的增速相比,确实是有所放缓。
营收增速上,去年Q4和今年Q1,拼多多增速分别为123%和131%,Q2有所放缓,也达到了85.7%。净利润增速上,去年Q4和今年Q1、Q2,分别同比增长146%和246%、144%。
这么一对比,拼多多的增长确实是放缓了。此前,拼多多高管在财报会上也直言,“拼多多高收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这句话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一直可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且,对比下来,拼多多依然是跑在前列的一个选手。
要知道,国内其他两大电商巨头淘天和京东,营收都还处于个位数的增速中。
今年Q3期间,阿里淘天本季度营收为990亿元,同比微增1%。上个季度,淘天集团还曾出现1%的下滑。
而京东Q3营收2604亿元,同比增长5.1%,Q2营收为2914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2%。
在赚钱能力上,淘天集团经调整EBITA为446亿元,同比下降5%。而京东本季度由于控制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归属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7.8%,但这个增速,并没有超过拼多多。
至于跨境电商,拼多多并未单独披露Temu的营收利润等数据。不过,据媒体报道,Temu上半年的GMV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根据伯恩斯坦的分析报告,Temu在2024年的全球商品交易总额(GMV)预计将达到540亿美元,并且在2024年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盈利。
对比阿里跨境电商业务,三季度期间,阿里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9%至316.72亿元;经调整EBITA为亏损29.0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4亿元,主要是由于对速卖通和Trendyol跨境业务的投入增加所致,还处于早期投入阶段。
据亚马逊披露,第三季度电商零售业务的营收为614.11亿美元,同比增长7%。亚马逊称,面临着来自Shein和Temu等折扣零售商的激烈竞争。
这些数据对比也表明,Temu的发展,依然不容小觑。
总结来说,尽管拼多多这次的财报数据中有一些不及预期的部分,但是拼多多Q3期间两位数的增速,无论是对比国内的电商巨头,还是海外的头部玩家,这样的表现,都是非常亮眼的。
Q3财报发布后,高盛相关研报认为,拼多多是中国被低估的股票之一。高盛已将拼多多目标价由169美元上调至172美元。
02 错过了一些机会,但依然是“效率王者”
对于Q3季度的增长不及预期,财报会上,拼多多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原因在于电商领域竞争加剧和业务面临的各种挑战所致。
拼多多提到,在同行大幅增加营销支出的情况下,拼多多也提升了营销费用的投入,Q3营销费用为304.84亿元,同比增长了40%。
同时,拼多多加大对于生态建设的投入,先后推出了“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多项重磅举措,通过真金白银的退返、减免等方式促进商家降本增收。其中,仅在新质商家扶持上,拼多多就投入10亿补贴资金、20亿流量资源。
这些投入,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拼多多的增长不及预期。从财报来看,拼多多收入主要来自于佣金收入和广告收入。据海豚投研分析,Q3期间,拼多多的广告收入与预期相比基本持平,佣金收入与预期相比,少了30亿元,是这次营收增长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海豚投研指出,拼多多对商家端的补贴,如部分降低技术服务费费率、一定情况下退货返还佣金、降低商家保证金等举措,确实可能导致市场低估了上述减免和返还政策对佣金收入的冲减。
此外,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直言,团队自身因素也导致错失了一些宏观机会。今年对一些行业和消费者有很大拉动作用的宏观政策,团队受限于第三方平台运营的历史能力局限,没有充分把握好政策红利,导致为了维持同样商品的竞争力,渠道平台给出远比其他同行高的巨大成本。
反观同行,在“以旧换新”政策下,京东“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营收1225.6亿元,同比上涨2.7%,一改上季度同比下降4.6%的尴尬局面。
天猫平台因为“双11”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双11”全周期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海尔、美的、小米等45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元。
赵佳臻指出,因为宏观机会的错失,团队逐渐老化、历史经验局限及能力不足,相较于同行的劣势在一段时间内将显著存在,这必然会影响拼多多当下和后面一段时间的盈利水平。
但不可否认,拼多多的组织效率,放在一众互联网大厂中,依然是非常亮眼的存在。
仅以Q3为例,以单个员工所能创造的营收来算,拼多多虽未公布最新的员工规模,但在去年底时,员工数量为1.74万人,Q3营收为993.54亿元,单人产值为571万元。
阿里Q3时,员工数量为19.8万人,营收为2603.48亿元,单人产值为131.49万元;腾讯Q3时,员工数量为10.88万人,营收为4878.11亿元,单人产值为448.36万元。
京东由于有庞大数量的快递小哥,员工人数已经在10年内增长超过10倍,达到了62万人,营收为2603.86亿元,单人产值只有约42万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的拼多多,依然可以称得上是“效率王者”。
03 速度不代表一切,拼多多想“急流勇退”了
需要注意的是,拼多多Q3增长不及预期,一部分因素是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了投入,或许更因为拼多多在“主动降速”,想要“急流勇退”了。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拼多多的电话会中,一直透露的信息,就是要“降低预期”。
二季度股价大跌,除了对未来增长放缓预警,拼多多管理层还强硬声明,短期内不会进行股票回购或分红。这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拼多多这家公司“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并不友好”。
今年8月8日,拼多多创始人、年仅44岁的黄峥,以469亿美元财富成为中国富豪榜第一。但在8月底,二季度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大跌,黄峥也从首富的位子上下来了。这在当时还被调侃称,“拼多多狠起来,连自己都做空”。
连续两个季度表明想要“急流勇退”的背后,与拼多多这家公司当下的处境密切相关。
曾经,拼多多紧紧抓住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靠着低价策略迅速崛起,一路狂飙,打破了电商行业阿里和京东“双巨头”的局面。但是,曾经的高速增长,掩盖了拼多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矛盾。
当增速放缓,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将慢慢暴露出来。今年以来,“仅退款”引发争议,在“仅退款”以及严苛罚款政策的压迫下,数百名商家曾多次围堵拼多多总部进行维权。拼多多被质疑以牺牲商家利益,获取自身高速增长,暴露了拼多多与商家之间利益协同的问题。
更严重的指控则是,其对中国制造业的伤害。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11月19日“炮轰”拼多多称,“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降,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对中国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
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最近在一场座谈会上针对“强制低价竞争”这一现象指出,企业为了适应更长期的过度低价竞争环境,削减长期投资和研发投入,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动力;某些平台用流量等隐秘手段进行操控,优质商家无法获得应有的流量支持,“形成了恶性竞争中的‘囚徒困境’”。
他表示,市场秩序遭到破坏后,中小商家受到的打击更大,他们的被迫退出抬升了市场的垄断程度,影响了行业的多样性;引发“商家之间的‘恶性博弈’”,市场秩序进一步混乱,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来自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对县域产业带有多年观察和研究的徐旭初教授认为,过度低价会挤压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这种商业模式“出海”后,会破坏“中国制造”商誉,并且冲击当地本土制造业。
有网友吐槽称,“唯低价论,东西没有利润,企业赚不到钱,消费者也得不到好处,全部都会受到反噬!”
多重因素叠加,拼多多在三季度更强调要慢下来,更加看重生态投资带来的长期价值。陈磊称,“为了应对行业竞争,我们将坚定地执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继续实行‘减免+扶持’的举措,持续完善平台及产业生态,为供需两侧带来更大的普惠。”
当下的拼多多,放在全球电商格局中,依然处于进攻态势,无论是在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还是在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它都成为了阿里、京东、Shein等电商巨头无法轻易忽略的重要选手。
不过,这匹曾经肆意奔跑的野马,如今在主动慢下来,开始收心聚力,调整步伐。这并非意味着拼多多的雄心壮志有所减退,相反,它想要以更加稳健的姿态,走得更远。只是,拼多多主动降速,何时才能改变口碑、有所成效,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图片源于官微,侵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