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视角看中国丨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10年之变

卫星视角看中国丨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10年之变
2024年12月12日 11:15 新华网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680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超106亿立方米。

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卫星图像记录下了10年间沿线的许多变化——

横跨湖北、河南两地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与2014年相比,蓄水后的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明显增大。

2014年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随着保护力度越来越强,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每年符合Ⅰ类水质的天数和指标个数持续保持在高位。

河南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当地在穿城河道两侧建成10公里长的绿色廊道,被称为天河公园,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中线干渠全长1432公里,其中河南段长度占一半以上。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河南省供水超2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3100万人。

河北白洋淀被誉为“华北明珠”,受益于南水北调生态补水,白洋淀淀区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河北省供水超217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推动了滹沱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100万人。

天津外环河出口闸是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的终点,也是天津市引江供水的起点。“南水”从这里通过泵站加压送往水厂处理后,顺着纵横交错的城市供水管网,流向千家万户。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和天津市内配套工程实现同步通水,成为继引滦入津工程之后,天津的又一条城市供水“生命线”。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超102亿立方米,成为城市供水主水源。

北京团城湖调节池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终点。“南来之水”进入各水厂后,经过严格净化处理,最终输送至全市管网,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全长80公里。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京市供水超10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连续9年回升,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

10年间,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供水格局。汩汩“南水”永续奔流,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策划:惠小勇

统筹:李鹏翔

记者:梁建强 余国庆 方亚东 李思远 王浩程

卫星遥感与技术支持:郭建伟 祁丽君 乔柯 郭超

海报设计:马发展

支持单位: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新华社湖北分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合出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