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这个四川小城靠打造“诗意”村庄破圈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这个四川小城靠打造“诗意”村庄破圈
2025年01月15日 15:04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1月15日电 题:这个四川小城靠打造“诗意”村庄破圈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杨进

冬日暖阳和煦,马尾松林郁郁葱葱。坐在乡村阅读室窗前,手捧一本《明月集》,读诗、品咖啡、望雪山……这样恬淡的日子,在四川蒲江县的明月村已是寻常。村里不仅有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更有手工草木染体验坊、咖啡店等50余家新业态,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从空中俯瞰,四川蒲江县犹如一块绿翡翠镶嵌在成都平原,串联起起伏的丘陵和壮阔的雪山。

蒲江县地处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汇处,生态禀赋优良,林木覆盖率高达70.68%,负氧离子充沛,具备农旅融合发展的天然优秀基因。近年来,蒲江县努力把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位居四川省前列。

新乡村拥有“诗和远方”

艺术点亮乡村生活,让日子有滋有味。“不要以为到了农村,只有采摘、钓鱼和烧烤,我们村有明月窑、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艺术酒店等,农村人也喝咖啡,也欣赏诗歌、陶器。”提起村里的文艺氛围,明月村党委副书记吴俊江侃侃而谈。

明月村是蒲江县“诗意”乡村遍地开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蒲江县将田园风光与城市生活“链接”,让乡村人气爆棚。

上游是“生态本底”,中游是“产业培育”,下游则是“富民强县”,透过这三个维度,蒲江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十分清晰。

来自蒲江县气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县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最高值突破50000个,近三年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达5191个,是世卫组织“空气清新”最高标准的3.46倍。

全县林木覆盖率达70.68%,居成都市第一,空气质量长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绿色生态成为蒲江县的“最大财富”。

布局“小而美”的村庄遍地开花。

集旅游、观光、农业科普等为一体的麟凤村,营造了“共享农庄”等乡村特色消费场景,形成特色川西林盘景区;将乡村场景与节庆体验创意融合,箭塔村“年猪宴”邀请城里人来村过年,每年吸引近5000人参与……

目前,蒲江县引进云顶水乡、达根斯等10个重大文旅项目实现投资40亿元,已创新打造乡村旅游新场景46处,培育农旅体验、文创体验等新业态100余家,开发寻脉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8条,全面激活乡村发展动能,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

打造美丽乡村蹚出强村富民新路。

55岁的铁牛村村民赵云种植了8亩生态耙耙柑,尝到了农旅融合的“甜头”。“有外地商户上门收购,每年仅耙耙柑就能卖10多万元,一家人安安心心留在村里。”赵云说。

“依托村里的田野风光,我们充分对接城市资源,组织了诗歌音乐节、摄影展等活动,乡村生活也能多姿多彩,相信明月村深处的一缕咖啡香会越飘越远。”“远家”文化空间2015年入驻明月村,主理人吴开建说,民宿有28间客房,周末及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不少是北京、上海慕名而来的游客。

2024年,蒲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798万人次,总收入48.7亿元。

从落后闭塞到文明开放

与许多人印象中闭塞落后的乡村不同,蒲江县的农村干净整洁,村村通气,户户通水、通电,就连5G基站布局都是连片规划。

2024年新建美丽乡村路60公里,城乡公交实现县域“一票制2元通”,新增5G基站173个……蒲江县的城乡配套更加完善,县域交通更加便利。

同时,蒲江县还持续开展“百千万工程”,评选“最美”村庄20个、庭院2845个,创建四川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农污设施统一运维管理、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走在四川省前列。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蒲江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将自身田园风光与繁华都市的优势互补,享城市之便利,得乡村之悠然,顺应了大城市周边县城对接城市需求、融入城市发展的城镇化新趋势。

按照规范化、规模化、集成化原则,蒲江县正在全域全力推进“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广泛推广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我们试点的‘两个替代’耙耙柑种植基地里,可以看到诱蝇球、灭虫灯等绿色防控手段,既环保又有效。”蒲江县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唐翠芳说,目前,这样的生态种植基地全县已有103个,已带动发展面积超20万亩,还在不断扩大。

聚拢资源,带动形成人才“雁阵”是重要经验。

36岁的“新村民”叶科2017年来到铁牛村,种植生态耙耙柑。“我们定期组织生态种植讲座、沙龙等,吸引更多本地村民参与。”叶科说。

在“新村民”带动下,不少本地村民“回流”,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42岁的何孝成是铁牛村村民,以前在外务工,了解到村子的变化后,2016年,他回村从事鳜鱼养殖,2018年成立了村里首个乡村旅游合作社。现在,他养殖的鳜鱼年产量达4万余斤,年产值超过160万元,种植生态耙耙柑10多亩,年产值20余万元。

目前,蒲江县已从北上广深引进500余位“新村民”,涉及规划建造、金融投资、文旅开发等专业。“新村民”联动当地村民,巧妙提升乡村生态价值、生产价值与生活美学,逐渐把一个个原本偏僻落后的小村子变成“明星村”。

抓住战略机遇打造生态品牌

春节将至,水果销售迎来旺季。近期,一场“万果博览荟”在蒲江县举行,吸引国内外300余名业内人士参会,也进一步推动蒲江水果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万果博览荟’的持续举办,蒲江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将在国际水果市场上展现其巨大的潜力与影响力。”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说。

生态农业发展起来了,不少生态农业基地也成为旅游打卡点。

走进蒲江县铁牛村柑橘生态果园,橘树上悬挂的“柑宝宝”标识牌引人注目。一棵树一天一元钱,认养人就可以成为“柑爸柑妈”。生动有趣的认养模式,吸引不少城里人参与。

“认养柑橘树、亲自采摘……围绕生态农业的旅游发展链条日益丰富,我们还在打造樱桃采摘季、松林音乐会、橘香马拉松等特色活动。”唐翠芳说。

为了让更多“新村民”安心留下来,当前,由蒲江县委组织部牵头,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正在抓紧建设中,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建成后将具备人才办公、博览论坛等功能。

当前,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战略赋能,为蒲江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未来,蒲江县将在产业发展、宜居环境、集体经济、乡风文明等领域持续发力,努力走出一条独具天府文化气韵的现代化乡村建设新路径。”蒲江县相关负责人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