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国祥西道站至滨海西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天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国祥西道站至滨海西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2024年06月27日 23:11 中国基建报

近日

随着刀盘平稳破壁而出

由中铁十局二公司承建的

天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

国祥西道站至滨海西站区间

顺利实现双线贯通

与天津轨道交通Z2线在滨海西站成功并网

标志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天津轨道交通B1线

是天津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全长22.5公里

其中国滨区间隧道全长1.1公里

采用2台开挖直径为6.8米的

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

区间平行施工间距小、

地基土层工程性差、突水涌砂风险高

隧道盾构作业面临极大阻碍

1

解决“小间距施工”难

确保成型隧道质量

国滨区间两条盾构线路处于平行走向,隧道左、右管片外径最小间距仅有3.5米,且小间距(小于4.62米的安全间距)路段长达220米,属于大跨度、近距离平行施工,风险级别为Ⅰ级(重大风险)。施工中必须保证左右兼顾,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已经完成盾构管片拼装的右线发生错台、变形。

为确保近距离施工左右线互不干扰,项目部采取先施工右线隧道并建立试验段的方式,掌握右线掘进参数和地表沉降、地层、隧道结构内部变形等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机施工参数,确保相同地质情况的左线掘进施工不受干扰、安全稳定,并通过加强深孔注浆加固隧道,保障隧道成型质量。

2

解决“盾构姿态控制”难

确保盾构掘进安全

盾构区间下穿河流及管线,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施工地基土层工程性质差,属于富水淤泥质地层,呈软塑状态,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为确保盾构掘进安全,项目部依据盾构机全自动导向系统实时数据,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同时对盾尾进行间隙测量,确保盾构机姿态及时调整、纠偏。

项目部严格落实现场交班和施工情况每日汇报制度,及时记录汇报每班、每环盾构掘进数据、参数及地质状况,积极组织盾构管理人员、盾构司机、拼装手等共同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后续施工参数,保障后续区间的顺利掘进。

3

化解“突水涌砂”风险

确保盾构接收安全

盾构机接收端位于滨海西站,该地区地下水极其丰富,水位处于地表下0.5米,具有较高的承压性,对盾构接收影响较大,存在突水涌砂风险。项目管理团队通过降水、“三轴搅拌桩+旋喷桩”加固地层等方式,降低盾构接收突水涌砂风险。

盾构机到达前,在接收端布置4口辅助降水井,确保降水水位处于安全范围,并在接收端洞门范围内打设17个探孔,查看涌水涌砂情况,同时准备好注浆泵及相关的应急抢险物资,一旦洞门漏砂或涌水立即进行封堵,确保盾构机安全接收。

天津轨道交通B1线建成后

将实现黄港生活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等

周边商圈的快速联通

构筑起半小时生活圈

中铁十局将继续发扬

“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

力保项目优质高效按期完工

助力滨海市民平安快速出行

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注入蓬勃动力

图文:张建成 马佳佳 肖朋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