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60岁以上的人口占据到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带来的养老问题也尤为突出,由于国家主要是采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加大的同时,养老基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将会面临不敷支的窘境,所以养老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近些年在国家改革发展之中,也将养老保障制度作为了重点改革工作,从2015年开始,国家就逐步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出台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除此之外,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房,国家也逐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金并轨,并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和农村居民的养老金也多次迎来了提升,养老金保障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进入“十四五规划”之后,国家就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推动基础养老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等方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养老待遇水平,同时国家还指出将会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即通过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逐步开始改革试点,从而建立完善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养老难题!
随着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如今个人养老金制度真的要逐步实现了,今日(12月6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将正式开售各自首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深圳、武汉、成都、青岛四个试点地区符合条件投资者可持当地个人身份证赴对应机构的销售网点处,或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途径购买养老理财产品。而新推出的个人养老理财产品均为1元起购、封闭期5年,个人养老理财产品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更加有保障,同时由于设置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所以在其风险程度也相对较低。此项政策的逐步实施,也标准着国家将会通过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来逐步弥补当前养老保障问题存在的缺陷,通过个人养老金制度来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
农民应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众所周知,农村居民是当前养老问题最为严峻的群体之一,根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城乡居民的全国每月平均养老金为174元,与城镇职工的3332元的养老金相比,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很多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根本就不能够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甚至部分农村老人依旧需要自食其力,所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保障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进入2021年之后,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指出“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通过此种方式来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改善当前农村面临的养老难题!
随着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养老改革的重点,其实早在1991年国家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但是近些年由于经济发展等问题的影响,作为三支柱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进入2020年之后,国家又指出将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养老产品,并将其列为了养老改革的重点工作,并于2021年2月正式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如今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逐步开始试点实施,那么农村居民应该如何应对呢?有必要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制度之中吗?
其实对于当前农村居民而言,养老金过低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而导致养老金过低的主要愿意在于农村居民养老意识过低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过低,很多农村居民在参与到养老保险的缴费时,只是按照最低的缴费档次进行缴纳,从而领取到的养老金也非常低,连基本的老年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所以现阶段国家正在逐步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旨在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但由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是按年缴纳,且很多人在累计缴纳满15年之后都会停止缴纳,所以养老金也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由于近几年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农村居民的养老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也成为农村居民养老的备选方式之一,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储蓄性养老等都存在风险高、收益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让很多农村居民对于这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并不信任,而由国家统一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劣势,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全、有保障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所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来适当地选择这些养老理财产品,提高自己的养老保障水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