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丈夫与护士妻子的抗疫故事和伤心求援 | 钛媒体特写

辅警丈夫与护士妻子的抗疫故事和伤心求援 | 钛媒体特写
2020年06月04日 08:46 钛媒体APP

杨楠的请战书

从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到自己小家庭的艰难时刻,短短3个月里,一位安定医院的年轻护士经历了两度考验。

“作为一个护士,都挺想去前线的。” 杨楠告诉钛媒体App,她是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专科的一名护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全国。1月22日零时起,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封城;1月24日零时起,天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杨楠所在的天津市安定医院也立即启动了相应措施,与此同时,医院也计划选派一支队伍赴鄂支援,杨楠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当时,杨楠的丈夫苏辰也觉得义不容辞,他说:“但我只举单手赞成,因为我的另一只手是你,不用举了,等你回来再伸出去举起来,双手拥抱你……”

不过,最终参与医疗队的申请并未达成。杨楠继续在医院内坚守岗位,“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确保院内的病人没有感染,这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出现院内感染,也是大事故。”

万万没想到的是,医院的安全和抗疫任务结束了,自己的丈夫却查出了绝症......

非常时期、特殊病人,精神病医院的抗疫回顾

安定医院位于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杨楠则是精神专科的护士。

疫情期间,对院内病人日常的护理工作没有太大差别,但护理精神专科的病人,存在特殊性,医护人员们很不容易。虽然病情控制好的时候,可以进行基本的生活自理和日常交流,但有的躁狂病人,会在情绪不稳定时动手打人。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视频”曾经对安定医院的一对护士长夫妇赵忠润、杨静进行跟拍,题目是《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在岗位上坚守了30年的赵忠润说:“作为一个护理人员,又得去当他的护士,还要去当他的亲人。要把他得不到的关爱,从我们身上给予他。多一个微笑,对于你来说不需要付出什么,对他就是一个温暖。”

杨静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说,病人发病的时候,不论如何打骂,稳定下来之后还是会对你说一声谢谢。“那是最感动的时候。”

上述视频中,有杨静和同事们带着病人做操的场景,也有发病的病人双脚被绳子捆起来绑到病床上的画面。赵忠润说,杨静被伤害最严重的一次,是推车发药时,被一位患者打得摔在药车上,“拳头跟簸箕似的,她回去就高烧,后来三四天这个劲才过去。”

杨楠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她今年31岁,虽然医护经验不算丰富,但对于这份工作保佑责任心和敬意。

她对钛媒体App解释称:“我们的病人 ,有的是躁狂,就是情绪比较激动。病情不稳定的时候,情绪很暴躁,有可能会动手打人,比如大喊、挠、踢、踹,都有可能 。我们进行约束的时候 ,必须保证病人的安全,但(医护人员)自己可能会受伤。得等她们情绪稳定了,再解除约束。”

疫情期间,安定医院的防护工作与其它医院相比也存在着天然的不同。

首先,医院病房本身就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基本属于长期住院,没有太多外来人员,这为防疫工作打下了基础;但患者随时可能的发病,也为防疫工作带来了困难;其次,作为最重要防疫工具的口罩,在病房中却成为了“危险物品”而不能使用。

“口罩里面有个小铁丝,在病房里,金属、玻璃、利器等等,都是危险物品。我们每天都会做安全检查。”杨楠告诉钛媒体App。一般情况下,患者只有在离开病房去别处进行检查时,才会佩戴口罩,而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医院通知禁止探视,隔离外部传染的可能。

疫情期间,病人家属对此提出了意见,也有打电话给医院领导的,但杨楠认为,“医院这么做和家属的出发点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考虑患者的安全”,并且多次向家属解释和说明情况。

另一方面,除了必须由家属自己购买的药物,医院禁止病人接触外部物品,药品购买回医院后,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紫外线消毒才能使用。

杨楠和同事们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帮患者购买日用品。“日用品也是拿回来要消毒。我们病房门口都放了一个很大的消毒的那种垫子,我们的鞋子都是要消毒的。” 杨楠对钛媒体App说,为了降低风险,自己和同事们每天除了医院和住所哪里都不去,不上班的时候也是在家里不出去。

此外,医院严格要求患者每天多次洗手、量体温、病房通风。开窗通风每天都要做,“每天至少三次,每次15到30分钟。”

“大部分都是配合的,不配合的我们就帮他们。简单拿洗手来说,有的病人需要约束,我们就要帮他们擦擦手。” 偶尔,医护与病人之间也曾遇到一些较为“激烈”的场面,杨楠讲述的语气依然很温柔。

国难结束,家难临头

经过几个月的抗战,安定医院防疫工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没有任何感染和病例。但杨楠的“天”却塌了。

“媳妇我病了。”上个月,杨楠的丈夫苏辰身体有些不舒服,前往医院诊治后,竟确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杨楠告诉钛媒体App,当时的感觉仿佛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是飘的”,但又不能让丈夫发现。

“确诊之前他说‘我可能是白血病’,我说‘不可能的’,‘白血病人很白的,你又不白’;但他就跟我说,‘不治了,陪我出去玩吧’,我说‘不行’。

“知道后他又跟我说,咱俩离婚吧,说不想拖累我,先把离婚协议写好,因为‘离婚协议比遗嘱管用’。我说我不要你的钱,我一分都不要。”说这些的时候,杨楠还是忍不住哭了。

彼时,杨楠自己刚刚结束在抗疫一线的奋斗,丈夫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相关工作,但作为交通辅警的他,也为守护城市安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勤勤恳恳的两位年轻人,却遭遇不幸,杨楠没有心思怨天尤人,高昂的治疗费用才是当下最让她揪心的事情。

走投无路的杨楠在周围人的建议下决定求助于水滴筹。

走投无路的杨楠在周围人的建议下决定求助于水滴筹

“我丈夫起初不想筹款,跟我吵,但我也是真的没有办法。” 杨楠对钛媒体App说。

在水滴筹的介绍中,杨楠写道:

“我觉得老公最帅的时候,就是穿着制服站在路中央指挥交通的时候,而现在,每次到他病床前,看着虚弱、面色蜡黄的他,都会在心里默默落泪,虽然我是一名护士,但是我却不知道该为他做些什么……”

杨楠告诉钛媒体App,现在丈夫还在观察期,身体的情况不是特别乐观,但心态和精神还算不错,住院的时候还会跟旁边的阿姨聊天。“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工作也很认真、踏实。知道他生病之后,单位的同事领导也给他凑了两万多,我们真的很感激。”

截止钛媒体发稿,杨楠仍守在医院观察。“要观察下一步情况,但我们两家都是很一般的家庭,费用真的是承受不起。”

杨楠和苏辰,一个是护士,一个是辅警,两份责任重大、令人肃然起敬的职业,他们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很快就在水滴筹平台上引发了关注。

今年,结婚已三年的二人原本计划要一个宝宝,抗疫结束后本来要开始提上日程,怎料国难中尽责、家难。

这场疫情中,张宏文医生在演讲中的一句话广为流传: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杨楠和苏辰正是为了我们的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那群人中的一份子。国难中尽责,家难中求援,我们祝福这个小家庭通过社会援手度过危难时刻。(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石万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